2011-12-01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d-moll op.125(德語發音問題)

最近又有人在排練貝九,貝多芬的D小調《第九號交響曲》作品 125 號。因為我常常協助處理德語發音的問題,就找機會順便它們也寫下來。

在時間非常有限的情況下,一定要提醒大家的是一些最常見,也一直都被忽略掉的問題。雖然學聲樂出身的,或甚至於只是經常參與這類演唱的人,一拿起德文歌詞,多起碼可以唱出個輪廓。但是,就我所聽到的,"L" 這個字母的發音卻一直是個極少引起注意的漏洞。我並不強調那是錯的,因為,從某個角度來看(Ferdinand de Saussure),一個字的確定,是透過與其它字之間的區隔來達成的。換句話說,只要所唱出來的每一個字,都不至於被聽眾誤認為另外一個字,這個字,就可以說是可確認了,也可以說是對的。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台灣腔的德語,也具有其正當性。然而,如果演出者真得在乎,要求更道地的發音,也不想讓講德語的聽眾覺得陌生的(fremd)的話,那麼以下的討論就很值得注意。

在 "L" 這個子音的德語發音上,一直存在著一個迷思,那就是,大部份的歌手,包括專業及業餘,常常以美國式的 "L" 來唸唱,特別是當 "L" 出現在音節尾巴的時候。在這首曲子裡,最為明顯、典型的例子有 "Welt" 跟 "Zelt"。這兩個字通常都被唸唱為美語的 "velt" 以及 "tselt"。

在貝九裡,所有音節尾巴有 "L" 的單字依序共有 Welt、getiltFlügel 、weilt、holdes、Jubel、alle、folgen、Himmel、Held、Millionen、Sternenzelt這些當然已經包含了獨唱的部分。其中雙子音的 "LL",在德語中其實與義大利語或法語中所有雙子音的發音方式都很類似,那就是我們所謂的「短音」,但這其實不只是長短的問題,而是一種類似「入聲」的母音質變。先撇開這個問題不談,讓我們先只看 "L" 在音節尾巴的咬字位置。它並不是我們所習慣聽到的舌頭位於後上顎的 "L",而是舌尖位於上下齒之間的 "L",在這個位置,由外面幾乎可以看到舌尖。對於聲樂來講,這是一個很尬尷的咬字位置,因為這個時候,整片舌頭平舖地伸到兩齒之間,幾乎擋住了整個聲音的出口,只剩下口腔兩旁(lateral)的空間可以出氣及出聲,因此這個子音才會被叫做 "lateral consonant" [5]。雖然美語的 "L" 也是 lateral,它也是擋住了出聲通道的正中央,可是沒有德語的 "L" 擋得那麼徹底、那麼扁。幸好這種情況只發生在音節尾端收韻的時候。然而講德語的人不只是這樣子講話,他們也是這樣唱歌的。

可是光是紙上談兵,讀者可能難以理解,幸好 Google 的翻譯網站 [6] 有可以聽到發音的選項。在他們的翻譯網頁裡,把原始語言設定為「德語」,再把翻譯的標的語言設定為「英語」,然後在左邊的原始語言欄輸入一個單獨的 "L",分別以滑鼠按左右兩欄的喇叭圖示按鈕,就可以很清楚地聽到德語與美語的 "L" 字母發音的區別。再進一步,大家也可以用上述很典型的 "Welt" 這個字做實驗,讓 Google 以德語唸出它,再比較以美語唸出 "velt" ,聽聽看兩者之間的不同。

這個 "L" 子音的發音迷思一旦解決,對於那些講德語的聽眾而言,聽起來會舒服得多,因為盡管德國境內也有各種不同的地方語言及腔調,然而相對於美語的 "L",德國各地對 "L" 這個子音的品味可說是毫無歧見的。為什麼說「品味」呢?各位可以去查查看(見 [7]),"Welt" 這個字的國際音標(IPA)是 /vɛlt/,它的注音也還是 /l/,這跟美國的 /l/ 在音標上是一樣的,可是西方操不同母語的人,對同樣一個子音,卻各具截然不同的品味。這是一個相當有趣的現象,也比較少受到討論。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 /t/,無論是義大利語、法語、德語、英美語,在拼字以及音標上的寫法都一樣,然而在發音上,他們對於這同一個子音,就各有其明顯不同的品味,這也是非常容易聽得出來的,如果碰得到每一個語言的母語使用者的話。

寫那麼久,也只大概地處理了一個問題最顯著的子音 "L",甚至於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講得足夠清楚。下次再談。底下就先附上原文歌詞,以供快速參閱。

原文附錄

O Freunde, nicht diese Töne!
Sondern laßt uns angenehmere anstimmen,
und freudenvollere!


Freude schöner Götterfunken, Tochter aus Elysium,
Wir betreten feuertrunken, Himmlische, dein Heiligtum
Deine Zauber binden wieder, was die Mode streng(frech) geteilt,
alle Menschen werden Brüder, wo dein sanfter Flügel weilt.

Wem der große Wurf gelungen, eines Freundes Freund zu sein,
Wer ein holdes Weib errungen, mische seine Jubel ein
Ja - wer auch nur eine Seele sein nennt auf dem Erdenrund!
Und wer´s nie gekonnt, der stehle weinend sich aus diesem Bund!

Freude trinken alle Wesen an den Brüsten der Natur;
Alle Guten, Alle Bösen folgen ihrer Rosenspur.
Küsse gab sie uns und Reben, einen Freund geprüft im Tod;
Wollust ward dem Wurm gegeben, und der Cherub steht vor Gott!

Froh, wie seine Sonnen fliegen durch des Himmels prächt´gen Plan,
Laufet Brüder, eure Bahn, freudig, wie ein Held zum Siegen.

Seid umschlungen, Millionen, diesen Kuß der ganzen Welt!
Brüder! Über'm Sternenzelt muß ein lieber Vater wohnen.
Ihr stürzt nieder, Millionen? Ahnest Du den Schöpfer, Welt?
Such' ihn über'm Sternenzelt! Über Sternen muß er wohnen.

[註] 貝多芬曾在手稿上把席勒的 streng geteilt 寫為 frech geteilt [4]。

External Links:

[1] 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 1785, An die Freude
     http://ingeb.org/Lieder/freudesc.html

[2] Ode an die Freude – Wikipedia
     http://de.wikipedia.org/wiki/Freude_sch%C3%B6ner_G%C3%B6tterfunken

[3] An die Freude (Schiller) – Wikisource
     http://de.wikisource.org/wiki/An_die_Freude_%28Schiller%29

[4] Über Beethoven,
     http://home.arcor.de/rww2002/rww2002/literatur/beethoven.htm

[5] Lateral consonant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Lateral_consonant

[6] Google Translate
     http://translate.google.com.tw/

[7] Welt – Wiktionary
     http://de.wiktionary.org/wiki/Wel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