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媒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媒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07-01

「一例一休」?勞動部長郭芳煜親上火線

大家不相信資方老闆,應該的!大家還不信任新政府,也是應該的!但是總可以相信公共電視〈有話好話〉主持人陳信聰及其製作團隊的立場與敬業的精神。

陳信聰與製作團隊專訪勞動部長郭芳煜,完全站在勞方的立場,用最平實的語言,國台語參雜地,客觀地提出所有可能的質疑。勞動部長如何面對?他的心態又是怎樣?對於這個議題,看過這一集勝過看台灣其他政論節目無限多集!也難怪日本 NHK 放送文化研究所會看上這個節目 [2]。

一例一休通過!七天假刪除!勞動部長專訪!(有話好說) [1] [3]
PTSTalk, 2016-06-3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FrCi5Qyt7I


推薦公共電視〈有話好話〉之餘,也讓我們更深入來思考一下,什麼叫做「同工同酬」?大家覺得陳信聰主持的一集政論節目,跟例如,年代電視台那個甩鈔票的陳凝觀所主持的所謂〈年代向錢看〉的一集政論節目比較起來,是「同工同酬」嗎?我是這樣想啦,陳凝觀一集拿 10 塊錢的話,陳信聰一集應該給 1000 塊。不知道大家認為合不合理~製作團隊亦然!

我不曉得內情,但是我猜,還是立場偏頗、粗製濫造的,所拿的錢遠多於立場中立、堅守專業的。此刻仔細回憶起來,倒真的想不起台灣還有哪一位政論節目主持人或名嘴,會比陳信聰還要進入情況。但是,身為勞工,他拿到的報酬有比那些信口開河的好嗎?

之所以在深夜突然想要轉載、推薦一下這個節目,就是因為我長久以來的憂慮,憂慮台灣社會累積已久的價值失衡,這也是我們應該擔心的!是我們這個社會更需要時間去療癒的痼疾!

最後,我有一個大家可能會覺得突兀的想法,還是要講出來。人家德國人工時少、GDP 高,台灣社會卻窮忙、忙窮,其實根本原因就在於我今天所想要推薦的敬業精神。我剛好是留德的,這也是我所理解的 Made in Germany 的重要根基。


後記 2016-07-01

華航空姐的問題,人家陳信聰他們不知道幾百年前就討論過無數次了(雖然我只看過一次)。請問有哪個政論節目肯於不顧收視率,誠心站在社會底層為民喉舌?這正是公視存在、並需要大家積極支持的理由。

再讓我說一句話。意見不合與紛擾,甚至於惡意的焦土爭戰,都是這個社會正常化的必經過程。劣幣驅逐良幣持以之恆的價值失序才是我內心至大的恐懼。




External Links

[1] 一例一休通過!七天假刪除!勞動部長專訪! 勞資罵翻!加班費加碼!看有吃無?週休二日破功?, 公共電視有話好說, 2016-06-30
     http://talk.news.pts.org.tw/show/14383
來賓
勞動部長 郭芳煜

※蔡英文:這是進步立法!工時因此減少?反而大增?
※加班費大加碼?例休假日加班,這次修法對勞工影響
※七天假全刪!勞動部立場與原因?
※一例一休讓週休二日破功?務實漸進?文字遊戲?
※比照公務員?勞團建議一週二例假?政院立場?
※裡外不是人?老闆也要上街抗議?資方反彈有理?
※為錢只好加班?一例一休更強化過勞結構?
※鴻海不給加班費,政府只能罰2萬!看有吃無更悽慘?
※李建鴻:一例一休恐讓已經週休二日之勞工,陷入更慘狀態。
※華航大罷工,責任制太過濫用!各界要求刪除84之1條款!
※勞檢人力不足、對資方毫無威脅、勞動部增300人力意義與影響?
※台灣非典就業問題與解決

[2] NHK:台灣公視有話好說的挑戰, 有話好說, 2016-06
     http://talk.news.pts.org.tw/show/14371
     (編按:請點閱以上原網址,他們的圖片與版面漂亮得多。我把公視的文字抄過來放在這裡,是為了完整性,也方便自己閱讀。)
編按:

NHK放送文化研究所,是日本放送電視台(NHK)所設立的研究機構,針對民眾收視習慣、對節目內容與時勢意見等議題,進行長期深入研究。「放送研究與調查」是NHK放送文化研究所每月固定出版之期刊。針對日本國內以及國際間重要媒體事件與發展發表研究調查報告。

NHK放送文化研究所媒體研究部副部長山田賢一先生,以台灣公共電視有話好說為主題,針對台灣時事談話節目之公正客觀與獨立性,多次以資料蒐集、電話訪問以及親自來台採訪、進行深入調查研究,並發表於「放送研究與調查」2016年4月號期刊。

本文經NHK放送文化研究所授權後,由公視翻譯成中文,並將原文附上,以作為相關研究之參考。

「タブーがなく、客観的な時事討論番組」を目指す
~台湾公共テレビ『有話好説』の挑戦~
放送研究と調査 2016年4月号
NHK放送文化研究所媒體研究部副部長 山田賢一

台灣這幾年來,時事談話節目相當盛行。不過,有人指出:在人口2300萬卻有超過300個頻道彼此競爭的台灣,商業台的時事談話節目常常站在特定的政治立場引導結論,藉此來吸引一定數量黨派性強的忠實觀眾。此外,呈現中國議題往往無法提高收視率,而商業台又想把自家的電視劇賣到中國,所以事實上幾乎看不到批判中國的節目。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共電視「有話好說」秉持「不設禁忌」的政治獨立性、批判性,並以兼具客觀性、公平性的時事談話節目為目標,在預算和人員嚴重受限的情況下,8年來持續製播節目至今。8年期間,毫不猶疑地對國民黨政府和中國進行批判,一方面介紹各黨派、各勢力的意見聲音以維持平衡,並設有專門介紹觀眾意見的單元,凡此皆獲得媒體專業人士的高度評價。不過,在關於核電及慰安婦等與日本相關的主題上,未有能夠說明日本立場的專家上節目,透過電話的訪談也不夠充分,這些部分則需要改善。期待未來製播以國際新聞為主題的節目時,能在專業人士的選擇上更加用心,更能進一步提高節目的客觀性、公平性。

前言

台灣這10年來,時事談話性節目百花齊放。從20年多前就開播的TVBS的老節目「2100全民開講」註1 開始,同一電視台的「麗文正經話」、民視的「頭家來開講」、中天的「新聞龍捲風」、年代的「新聞追追追」、壹電視的「正晶限時批」等,不勝枚舉。不過,商業台的節目不是偏國民黨,就是偏民進黨,大多站在鮮明的政治立場,與其說是不同意見相互激盪的「討論」,不如說是帶有鮮明色彩由固定的來賓單方面下結論的「評論」。

另外,有人指出,被認為親近與中國保持距離的民進黨的三立電視台,在2012年5月突然停播由鄭弘儀主持以批判中國言論著稱的時事談話節目「大話新聞」,這幾年來,視討論中國問題為忌諱的趨勢愈來愈強。在此當口,公共電視台的「有話好說」以「沒有禁忌」、「保持客觀」為兩大基石,是一個屬於有別於其他商業台的節目。透過開播以來擔任8年主持人的陳信聰的訪談,介紹該節目一路走來的堅持與具體的內容,本文希望以台灣的個案,考察時事談話節目應有的樣貌,全文構成如下。(P64)

I台灣的電視台新聞報導節目的概況
II公共電視台時事談話性節目「有話好說」的概要
III陳信聰主持人的訪談整理

這個訪談是在2015年3月進行的,之後還有兩次的電話訪問,作為補充

I 台灣的電視台新聞報導節目的概況

台灣在戰後,蔣介石政權的軍隊進駐,長期由國民黨一黨獨裁統治下,1980年代之前,是由政府體系的無線電視台的台視、中視和華視三台寡占。然而,隨著民主化持續進展,有線電視台的頻道驟增,截至目前,呈現僅僅2300萬人口卻擁有300多個頻道的「過度競爭」狀態。在此狀態下,商業台為了確保利潤,一方面盡可能地縮減節目成本一方面追求收視率的傾向很強,導致新聞報導節目的弊害也很明顯。

舉例來說,有線電視的中天頻道從2016年6月起,每週一至週五的晚間9~11點播出的「新聞龍捲風」談話性節目,截至目前曾爆發多次爭議。2014年春天發生學生因反對與中國的服貿協議而佔領立法院(國會)的「太陽花學運」時,「新聞龍捲風」4月4日播出的節目中,對於參加學運的年輕女性,節目的演出者竟做出「襯衫胸口開得這麼大」、「穿著超短的熱褲」等等的性玩笑發言。節目播出後,對於中天「公然物化女性、侮辱女性」的抗議排山倒海而來,10多天來接到大約6,000件投訴的獨立機關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在同月,依違反公序善良風俗向中天科處50萬元(約180萬日圓)罰鍰。

另外,已經是10多年前的案例了,2004年的台灣總統大選時,各家電視台都有自己的開票快報系統,後來發現,多數電視台「速報」的票數,竟然比候選人最後的得票數還要多。對此,民視新聞負責人在新聞報導檢討會議上透露了操作手法;做法是多數電視台會自己推測最終得票數,再以不高於最終得票數的方式推測其中途票數,然後用「速報」的方式提早播出,接著讓票數稍作停頓,再等待選舉管理委員會開出的最後票數 註2。在此情況下,即使苦於預算少的情況跟商業台一樣甚至可能比商業台更苦也說不定,公共電視的新聞報導節目卻能與收視率掛帥有所區別,重視事實正確性與「品格」的質的方面,得到專家學者的好評。晚間7~8點的新聞節目「公視晚間新聞」與8~9點的時事談話節目「有話好說」就是其中的代表。

II 公共電視台時事談話性節目「有話好說」概要

「有話好說」節目始於2008年3月,一開始是週一至週五晚間7~8點播出,後來雖一度減少成每週三次,但現在已經固定在週一至週四晚間8~9點播出。(P65)除了請過4個月育嬰假,陳信聰擔任主持人已經走過8個年頭,「有話好說」屬於現場播出型的節目,每次邀請3~4位專家、相關人士到攝影棚,針對公共政策相關的各種主題作討論,節目後半段還會接聽3~4位民眾的call-in並加以直播。

「有話好說」以平衡、客觀的內容,並且不設禁忌地對執政當局抱持批判精神以進行討論為基本理念,至於批判的對象為何,我們從具體的節目內容來了解。

1 國民黨政權

「有話好說」開播2個月之後,2008年5月台灣的國民黨馬英九政府開始執政,因此節目播出8年期間,大部分都是國民黨在執政。2013年總統馬英九和立法院長王金平爆發內部紛爭的「九月政爭」註3 時,「有話好說」曾邀請具有社運背景的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黃國昌等人來現場討論,黃研究員等人除批評王院長對司法單位「關説」外,更依據報導:馬總統的親信在馬擔任台北市長任內的特別費私用案似乎將被起訴時,公然向檢察總長施壓予以不起訴,嚴厲批判馬總統是「雙重標準」(2013年9月9日播出)。

2 中國政府

台灣近年來,褒揚中國的新聞報導增加,另一方面,對於中國政府的負面新聞則有不予處理,或僅做小篇幅報導的傾向。

這種現象在台灣與中國之間於2010年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前後變得明顯。在台灣,企業家同時擁有媒體是常有的情況,有人指出,這些企業家的在中國的生意做得愈大,愈會擔心觸怒中國政府對其生意將有負面影響,常常會干涉編輯部,要求盡量小心處理中國的議題。在此情況下,「有話好說」在2012年成功專訪到遭到居家軟禁,逃入美國大使館的中國人權運動人士陳光誠  註4,前後14分鐘的訪談,讓陳光誠說出「因為遭受當局的嚴厲的暴力對待,希望前去美國稍作休息」「在中國,民眾的公民意識已漸漸高漲,將來人權的改善是可以期待的」等語(2012年5月8日)。聽說台灣所有的媒體當中,只有公共電視台對陳氏進行訪談。

如此不設禁忌的態度立場,成為當權者的眼中釘一點都不奇怪。民進黨政府末期任命的公視社長(中文稱為總經理)馮賢賢親民進黨,國民黨的馬英九政府在取得政權後,或公開或私下地要求董事長撤換總經理 註5。但是因為董事長未予照辦,國民黨就動用佔多數席次的立法院,凍結公視預算的一部份,將親近國民黨的好多位人士送進董事會解除董事長的職務,用各種方式向公視施壓 註6

據主持人陳信聰指出,解除凍結預算的條件之一就是停播「有話好說」。包含當時的情況在內,接下來介紹陳氏的訪談。(P66)

III 陳信聰主持人的訪談整理

陳信聰,42歲。於台灣的國立清華大學攻讀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畢業後,進公視擔任記者,負責跑教育、文化、國防路線。2008年3月起,擔任「有話好說」的主持人。他在Facebook上設有個人部落格,介紹當天晚上節目的內容及所邀請的來賓,也會請求粉絲們推薦特定專業領域的來賓人選。

★政治的獨立性、批判性

Q: 可以談談當時執政黨要求節目停播的經過嗎?

陳: 由國民黨執政後,大約在2009年~2010年期間,年度預算的一半曾經遭到凍結 註7,就我所知,如果要解除預算的凍結,其中一個條件就是停播「有話好說」;因為當時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反對,節目才保留下來。不過播出時間從一週5天降為4天,甚至降為3天,對我來說,這就是政治施壓。雖然有說法指出,是節目的收視率低,但公視的收視率本來一般都是偏低的 註8。「有話好說」收視率最差的時候是0.1%強,最好的時候則有0.3%左右,在公視的節目中,算是高的了。舉例而言,同屬時事談話節目的TVBS「2100全民開講」是0.4%左右,「麗文正經話」是0.2%左右,其實「有話好說」和一般商業台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再說,公視本來在周六、日晚間同一時段播出「NGO觀點」和「南部開講」註9,收視率較高的「有話好說」卻從一週5天減為3天,由兩個節目加入週四、週五的播出。立法委員曾經公開批判「有話好說」節目,但我們未曾接獲針對實際播出內容的投訴,我想他應該沒看過節目吧。總經理被解除職務之後,節目壓力就減少了,董事長、總經理和新聞部經理也未曾說過「這個節目不行」、「這個來賓不行」等語。

Q: 有些人認為陳先生,或者『有話好說』節目是親民進黨的,對此您有何看法?

陳: 節目開播不久就改由國民黨執政了,所以針對公共政策進行批判的時候,矛頭幾乎指向馬英九政府是事實。不過,以地方政府來說,由民進黨擔任縣市首長的,例如屏東縣、雲林縣、台南市等,我們節目也都曾經批判過。(P67)就算民進黨再度執政,這個基本立場也不會改變,執政做的好沒有褒獎的必要,但如果做的差,就要接受批判。

Q: 那麼,接下來想詢問跟中國有關的主題。「有話好說」似乎比其他的商業台更常提出來討論中國的問題。

陳: 到目前為止,每週約有1次從民主、人權的角度討論中國的問題。也常透過電話訪談民主運動人士的胡佳等人。陳光誠律師逃進美國大使館時商業台沒有報導,我想這有兩個考量,第一個是政治考量,第二個是陳律師的話題無法提高收視率,而且商業台又想把自家的電視劇賣到中國的商業考量。為了採訪陳律師,我是透過朋友的朋友幫忙,才順利拿到本人的手機號碼。後來經過40~50次持續地撥打才終於接通,陳律師才受訪。這應該是全世界第二家採訪陳律師的媒體。當時他在北京的醫院裡,電話訪談的內容就直接播出了。

Q: 台灣其他媒體的反應如何呢?

陳: 只有蘋果日報來電詢問「為什麼能夠找到他呢?」我回答說「就一直持續地打電話」然後就把電話號碼給了他們。對當時的陳律師來說,媒體的協助是必需的。但是,除了蘋果日報之外,其他的媒體即使看了並用了公視的畫面,也沒有誰來詢問我。即使有派駐北京的記者,自己也不去採訪,這樣對嗎!?

中國的相關問題,三立電視台等的處理方式是很典型的 註10,不做中國的負面新聞,會罵馬英九總統,但不批判中國。

★客觀性、公平性

「政治的獨立性、批判性」之外,「有話好說」與其他節目更大的差別在於「客觀性、公平性」。大部分的台灣的商業台不是偏藍就是偏綠 註11,對執政黨的政策,不是採取「全部贊成」就是採取「全部反對」的立場,雖具批判性,但多數缺乏客觀性。關於此點,「有話好說」在邀請政黨相關人士時,除了考量藍綠平衡外,在批判政府時,也付出一定的努力讓政府相關人士的聲音能夠傳達出來。(P68)關於這點,屢次上節目的國民黨的王鴻薇台北市議會議員接受筆者2015年3月18日訪談時這麼說。

王: 台灣的時事談話節目百花齊放,但能夠深入討論公共政策的卻很少。例如核電、與中國的服貿協議也好,多數是先有YES或NO的結論,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卻反映台灣現在的言論狀況。也就是說“言論的自由度很高”,但是品質卻很低。商業台針對特定的收視觀眾做節目,因此言論容易趨向兩極化。相對地,「有話好說」可說是重視平衡,不流於激情。要談論公共政策,來賓的水平、相關資料的充足都很重要;否則無法理解問題的複雜性。關於這點,我覺得「有話好說」比其他商業台好很多。在主持人的部分,台灣的政論節目裡,主持人很想表達自己的意見是一種常態,陳信聰先生不會作過多的誘導和攻擊,主題選擇也非常多樣,在主持人之中算是不錯的。雖然我覺得他稍微有點偏綠。

「有話好說」雖然在客觀性、公平性方面有一定的評價,但是我在看這個節目的過程中,有注意到幾個地方。第一個是選舉新聞。台灣在2014年11月29日舉行了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其中進行了六都市長選舉。選前「有話好說」,針對台中市市長選舉,於10月1日播出國民黨的當時擔任市長的胡志強候選人與民進黨的林佳龍候選人雙方的訪談。不過,台北市長選舉的部分,11月4日播出了無黨籍的柯文哲候選人的30分鐘左右的訪談,競爭對手的國民黨的連勝文候選人的訪談卻直到投票日當天都沒有播出。關於這點,向陳氏提出質問。

Q: 為什麼沒有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的訪談呢?

陳: 「有話好說」在節目製作方針上,進入選舉投票日的前兩周後,我們不單獨專訪任何候選人。柯文哲先生的專訪是在這個期限前播出的,實際上,比柯文哲先生更早我們就對連勝文先生提出訪問邀請。因為連先生的回覆延了又延,我們先訪問柯先生之後播出,而連先生則是到最後一刻都沒有接受我們的訪問。選舉的時候,通常是佔有優勢的一方會拒絕接受訪問,例如台南市的賴清德市長和高雄的陳菊市長。因為台北市長選舉時,柯先生處於優勢,因此當連先生拒絕訪問時,我們還真的有些意外。桃園市長選舉的情況是,我們先去採訪了民進黨的鄭文燦候選人,國民黨的吳志揚候選人一開始說沒問題,最後卻拒絕受訪。我們只好向鄭先生致歉然後將錄好的訪談作廢,改採邀請雙方的競選總幹事上節目的方式。

另一個引起我注意的是和日本有關的節目。2013年8月,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汙水儲存槽外洩事件,翌月「有話好說」探討這個主題(2013年9月4日播出),(P69)以電話訪談的方式向旅居東京的專欄作家劉黎兒女士做了幾分鐘的採訪。劉對於核電廠相關的知識非常豐富,但她是鮮明的反核派,而且電話訪談中,使用了7次「絕望」的字眼,稍微讓人感覺她的發言情緒化。相較之下,卻沒有介紹日本的擁核立場人士的聲音。

而且,討論日韓雙方對慰安婦問題達成共識的節目中(2015年12月29日播出),3位來賓中雖有台灣的慰安婦支援NGO的成員,卻沒有能夠說明日本立場的來賓;被當成是日本政治專家的政治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的蔡增家研究員也始終以「日本一直在迴避責任」的發言來批判日本。因為這是日本與韓國剛就慰安婦問題達成共識不久後的節目,可以理解台灣人「為什麼對大聲嚷嚷的韓國就讓步、對質樸沉默的台灣就加以忽視呢?」的感受,但是在「客觀性、公平性」上卻會產生很大的疑問;在筆者過去2~3年持續收看的「有話好說」節目中,這是感受最不好的一集。

Q: 慰安婦相關問題的節目中,沒有能夠說明日本立場的來賓是為什麼呢?

陳: 關於慰安婦的問題,打算要讓蔡研究員談談日本的狀況。不過,「有話好說」每次的主題都是在早上11點的會議中決定的,之後才會開始選定當天的來賓,要邀請到適合的來賓有其時間上的限制也是事實。語言也是另一個問題。預算、時間的限制下,無法在訪談後翻譯並打上字幕,基本上所邀請的來賓或電話訪問的對象還是以能說中文的為主。因為公視也沒有駐外記者,討論國際問題時,幾乎只能仰賴台灣的專家,就像巴黎發生恐攻事件時,為了找尋IS的專家,我們也著實吃了不少苦頭。

Q: 核電廠的部分又是如何呢?

陳: 我們也想多多電話訪談日本的專家,但是能夠用中文回答的專家實在難尋。會拜託劉女士,一個原因是她是有名的專欄作家,也想說藉此可以提高觀眾的興致。

★觀眾的參與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節目的後半段會接聽3~4名觀眾的電話並加以直播的「觀眾參與」。這種規劃稱為「call-in」,是台灣的商業台在時事談話節目中一直以來普遍使用的橋段。

Q: 在節目中幾乎都會開放Call-in,其目的是什麼呢?

陳: 雖然每次邀請的來賓都是專家學者,不過我認為他們也會有某種盲點。在節目播出經過40分鐘左右時,開放來自觀眾的Call-in,如果對專家有批評的,我們就讓他們說。目的是想在節目中營造一個不是完全可由我們控制的空間。(P70)

Q: 採Call-in現場直接播出,難道不會擔心出現「禁播用語」或極端的情緒發言嗎?

陳: 出現不入流的字眼或是挑撥性的發言在比例上還算少,出現時主持人會立刻消音。其他的問題則有,特定的幾位觀眾老是打電話進來。例如接到台北的林小姐來電時,我們就會勸她「請下次再來電吧」。其實我們並非每次都開放觀眾Call-in。例如像「缺水」的主題的話,我們會開放;但若是中國在台灣海峽中線設定新航道那樣的主題時,我們就不會開放Call-in,而是讓專家針對議題進行充分討論。

觀眾參與的「Call-in」的威力在先前提到的福島第一核電廠的相關節目中獲得發揮。該節目以專家訪談的方式,電話訪問了行政院(內閣)原子能委員會(負責核能發電廠、核能設施安全的監督業務機關)前主任委員(委員長)。當時,這位前主委答覆說「大家都以為日本的核能管理比台灣好,實際上是相當落後的。官僚主義的弊病相當嚴重」。不過,下半場Call-in時湧入好幾通觀眾的批判「說台灣的公家機關比較先進實在是貽笑大方,到底哪邊才是官僚主義」。對於有幾個核電廠正在運轉的台灣來說,一般民眾對於核能行政管理所呈現出的不信任真是一覽無遺。

總結

關於台灣公共電視的時事談話節目「有話好說」的實際狀況,我們透過陳主持人的訪談等作了回顧。我們看到僅有6~7位工作人員,要製作每週4天、1天60分鐘的節目著實不易,儘管物力、預算、人力都不足,「有話好說」仍為達到政治的獨立性、批判性,以及客觀性、公平性而努力。不過,陳主持人本身也認為,在以國際新聞為主題時,能否找到適合的來賓、電話訪談的對象可說是今後要面對的一大課題。的確,媒體處理與自己國家直接相關的國際問題時,即使是先進國家也未必能夠顧及報導對方國家的主張。不過,對於以客觀性、公平性為節目製作基本理念的「有話好說」來說,例如在日本相關的報導上,至少可以聯繫實質上的駐台的日本代表處「交流協會」,或是聯繫有許多精通台灣問題的日本人專家參與的日本台灣學會,確保能夠闡述日本立場的來賓或電訪對象應是不可或缺的。如此一來,即使在國際新聞的領域上也就更能夠期待實現「客觀性、公平性」了。(P71)(山田賢一)

注:

1 1993年由李濤擔任主持人開始,是時事談話節目的蒿矢,曾經非常受歡迎,但因「親國民黨色彩」過於濃厚,近來收視率低迷,2014年被同樣是時事談話節目的『黑白相對論』,然後再被『少康戰情室』取代。

2 2004年5月2日的自由時報。

3 王金平立法院長為了回應被質疑背信後由高等法院判決無罪的民進黨幹部的請求,涉嫌向法務部長(法相)關說不要上訴,因為檢察總長向馬英九總統報告,經由媒體披露乃為本事件的起因。馬總統想藉此機會開除對立的王立法院長的黨籍而展開行動,王立法院長也為求確認黨籍存在提起民事訴訟,成了名符其實的黨內鬥爭。之後,檢察總長連續3年監聽民進黨幹部,甚至監聽立法院總機電話的事情浮出檯面,輿論強烈批判檢察總長的行為是馬總統的權力濫用,馬總統的支持率急速下滑,王立法院長也因勝訴而保有黨籍。

4 中國的盲人法律專家、人權運動人士。在故鄉山東,因中國實施一胎化政策時「強制墮胎」而開始參與人權運動,2006年因「擾亂公共秩序罪」而服刑。2010年出獄後遭軟禁在家,2012年4月下旬趁機逃出,在友人的協助下逃進遠在600公里外的北京的美國大使館。之後,在美中交涉後得到認可前往美國。

5 根據筆者當時訪問鄭同僚董事長的內容。

6 詳細的部分請參照拙作『放送研究與調查』2011年6月號「動搖的公共廣電的「政治的獨立性」。

7 公共電視依據公共電視法的規定,現在,每年獲得9億元(約32億日元)的來自預算的政府捐贈。除此之外,公共電視雖然有來自捐款等其他收入,但是佔總收入一半以上的捐贈有一半遭到凍結,對於製作節目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8 2015年公共電視主頻道的平均收視率是0.14%,詳細部分請參照:http://info.pts.org.tw/open/data/2people/2015/2015_1-12PTS.pdf

9 『NGO觀點』是一個介紹台灣的環境保護等各種NGO團體的主張或活動的節目,本來是在週六播出,因為『有話好說』播出次數減少而改為週四播出,後來因為成本考量及收視率偏低而停播,『有話好說』則增為一週播出四次。而且,為了導正台灣媒體報導一般都偏向總部所在地的台北一帶的問題,『南部開講』播出的目的在於介紹南部的新聞、話題。最初是週日播出,現在則是週五播出。

10 三立電視台本來是親民進黨的電視台,但現在的經營團隊強力傾向將電視劇推向海外,甚至行銷到中國,誠如「前言」稍微提到的,2012年時突然停播了不假辭色地批判中國,持續播出10年的時事談話節目『大話新聞』。詳參拙作『放送研究與調查』2013年5月號「對中國的「顧慮」持續升溫的台灣、香港媒體(上)」。

11「藍軍」指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等,代表著具有較強的中國意識,傾向藉由和中國協調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經濟利益的政治勢力;而「綠軍」則指民進黨、台灣團結聯盟等,帶有強烈的台灣意識,對於經濟上被中國磁吸有著強烈警戒心的政治勢力。2014年因「太陽花學運」崛起而成立的「時代力量」等新政黨,雖然對於舊勢力的兩黨有所批判,但從台灣意識強烈的觀點看,比較接近綠軍。
[3] JCS15, [爆卦] 勞動部長郭芳煜 20160630有話好說逐字稿, PTT, 2016-07-01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67337874.A.FB6.html
     https://disp.cc/b/163-9uo6
影片中台語內容在逐字稿內皆以國語表示 請見諒

不上色,自己看

https://youtu.be/FFrCi5Qyt7I

陳信聰:觀眾朋友你好,今天行政院院會正式通過勞基法修正草案,草案的意思,就是說還要送立法院啦。

不過,行政院今天正式通過,其中大家最關心的國定假日七天到底要不要放呢?在昨天之前都說,吼,現在勞工喔一開始那928教師節可以放假,啊接下來還好幾天可以休,今天行政院院會正式把國定假日七天,通通刪掉了。

另外一點,週休二日在今年一月一號就正式實施了,今天行政院會通過的這個勞基法修正草案呢,也把所謂的週休二日,二日呢,把它修正成一天呢,叫作例假,一天叫做休息日,也就是所謂的一例一休。

這兩個呢,在這一陣子很多勞工團體呢是極力的反抗,大家把這個勞動部喔,罵到臭頭。可是另外一點,大家會覺得很奇怪,勞工罵,這個很容易理解,連大老闆們都出來罵,大老闆們說,喔你如果這樣修,我加班費呢會大漲,你一直給我加碼,我這個企業已經經營不下去了,如果你真的要這樣玩的話呢,

大老闆說,我也要走上街頭。

勞資都罵翻,到底這個法是怎麼修的,什麼叫做一例一休,為什麼七天假,要把勞工的假砍掉呢?今天,我們透過獨家專訪的方式,訪問到勞動部長,這整個法案最最最大的關鍵人物,郭芳煜郭部長你好。

郭芳煜:主持人好,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

陳信聰:先說七天國定假,太不夠意思了本來(這句意思應該沒錯)我們可以放假放七天,你把我們砍掉是什麼意思?

郭芳煜:我先跟大家說明一下這七天齁,這問題是怎麼來的,大概在520以前,就是以前舊政府的時候啊,他推動週休二日,把原來兩週84小時的工時,減為每一週40...40個小時,那時候的配套,就是說你從84,兩週84到變成一週40,你其實每一個月喔,已經減了八個鐘頭,所以一年減了13天差不多...等於13天,所以他們認為那時候配套,

就應該要去追求,國定假日全國一致,那全國一致的國定假日以內19天,如果要恢復到跟公務人員一樣,就是12天差了7天。

所以剛才講我們把工時減下來,如果扣掉這七天的國定假日,其實勞工朋友在這一次的修法的過程當中,其實還少了六天的這個工作時間,所以他們認為說這個是合理的,所以那時候的配套是這樣。

好,新政府上台以後,發現原來這樣子的想法沒有辦法落實,為什麼?我這裡給各位看一下齁,沒有辦法達到週休二日這樣的目標,為什麼?

原來一週40個..40小時嘛,如果每一天8(*)5(=)40,一天8個鐘頭,

勞工朋友就會有兩天的休息啦,結果勒,有很多聰明的老板,他透過每一天的工時啊,他的安排,譬如說,像企業A他是你看,每一天是做工作6個小時40分鐘,然後他排到六,禮拜六,只有休息一天,每一天都縮一點點一點點的時間,像企業B,每一天7個小時,到最後一天5個小時,像這種排班的方式啊,勞工朋友還是一樣七天只休息一天喔,所以原來的構想,希望能夠週休二日,就沒有啦。

所以沒有落實,勞工朋友講說,啊你騙我囉,你原來跟我講說給我週休二日,

陳信聰:嘿啊。

郭芳煜:才把我的那個假拿回去嘛,

陳信聰:嘿。

郭芳煜:對不對,所以我們抗議嘛,我還是工作六天,然後我七天又不見了,所以後來他們抗議以後,我們新政府上台以後講說,沒有落實週休二日以前,七天的假先還回去給勞工,然後我們要解決落實週休二日,透過什麼方式?修法,要修勞基法36條。

原來齁,原來只有修30條,30條就是把兩週84變成一週40小時,以為這個樣子就可以達成週休二日啦,沒有想到老闆用這個方式,結果害的勞工還是工作六天,平白無故又少了6..少了7天的這個..這個假期。

我們現在如果修法,30條修了那個時數減少之外,很重要的要修36條,36條原來是說,7天休1天,現在我們把它改成7天休2天,休兩天,欸,那這樣就OK啦。

陳信聰:我打岔一下,我聽不太懂。你說那個,那張表是老闆們去鑽這個所謂的勞基法法律漏洞。

郭芳煜:取巧啦,嘿。

陳信聰:本來我們都說一天上班8小時嘛。

郭芳煜:對對對對。

陳信聰:啊你把它喬成變7小時,結果我所謂的單週40小時,他就可能禮拜六禮拜天都還要來上班,這個是老闆鑽法律漏洞,跟政府要砍我七天假有什麼關係?

你..政府你就好好去抓這種鑽漏洞的老闆,啊結果你不去抓他,你來砍我假,啊..這樣邏輯是..?

郭芳煜:所以剛才..剛才我特別提到說配套嘛齁,那個時候陳..陳前部長他在全國辦了35場的座談會,勞、資大家都有一個共識說,好,把工時降低,但是國定假日它要恢復到全國一致,為什麼,他想說這樣子算起來,你工時降低以後,勞工少了13天的工作時間,但是你如果扣掉7天的假期,你還賺了6天嘛,所以這個是大家OK的。

沒有想到啦,最後你..你..你沒有辦法得到前面那個配套的那個承諾,結果你7天又被拿去了,所以後來才會我們在修細則的時候,送到立法院,立法院講說不行,所以你這樣子的這個..七天要扣..扣掉這個細則啊,我不予備查。

陳信聰:啊這我了解,但是你說要全國一致,其實包括勞工團體,包括教師團體都一致支持這個全國一致。

郭芳煜:欸,是。

陳信聰:但是全國一致的想法跟做法是說,比如說現在齁,還沒剁之前啦齁,有19天的國定假日嘛齁?

郭芳煜:對。

陳信聰:啊公務軍公教呢,是只有12天嘛,所以我們勞工朋友多公務人員12天嘛齁。

郭芳煜:7..7天。

陳信聰:喔7天啦齁。

郭芳煜:對。

陳信聰:啊勞工朋友說,沒有啊你還有什麼特休假啊,什麼什麼有薪病假啊,什麼有的沒的假啦,還有什麼侍親假,可是那是另外的假所以我們就不談啦齁。

但是你從一個是19天,一個是12天,要全國一致,你是把這邊(勞工)剁下來,剁到剩12天,怎麼不把這邊(軍公教)提上去,啊大家都19天就全國一致了啊,啊你不要剁勞工你去提高軍公教不就好了?

郭芳煜:這個齁,就要恢復到講到民國90年啦,民國90年的時候齁,公務人員先實施週休二日,所以他們的假期就變成把七天改成只紀念不放假,所以他們已經先,為什麼..就是一樣從週休二日有增加休息時間嘛。

陳信聰:是。

郭芳煜:所以那時候國定假日他們就先拉下來,我們勞工為什麼沒有拉下來,因為那時候...

陳信聰:因為,我們沒有週休二日嘛?

郭芳煜:對。

他們週休二日,我們那時候還是雙週84小時啊。

陳信聰:是,是。

郭芳煜:所以勞委會..那時候勞委會就覺得說,啊勞工朋友這樣子不公平啊,對不對,所以你還沒有落實到週休二日以前,軍公教雖然已經變成是..這個..改12天了,我們這裡暫時不改,等到有一天,我們也跟公務人員一樣,也週休二日了,大家就拉平嘛,公平嘛,對。

所以這一次,改成40小時以後啊,欸這個契機出現啦,以前是..不公平嘛,84跟他們才..他們才80嘛對不對,所以這次完以後,欸趁這個機會,把國定假日弄成一致,為什麼要這樣子做齁,像現在很多人反映啦齁,一個家庭裡面,有軍公教、有勞工,結果放的假都不一樣,結果他們放假的時候我要上班,我放假的時候他要上班,要想安排一個全家出游的時間都很難。

陳信聰:這個我能理解因為我太太就是老師嘛齁,所以那個928的時候如果你今天不要砍我的這個假的時候,928我可以放假可是我老婆要去上班。

郭芳煜:她要上班。

陳信聰:然後我兒子我女兒要去上學,啊你就是讓他們928放假我就..我們全家就可以去玩了啊。

郭芳煜:如果齁,未來啦齁,內政部..我們現在是..我們現在倒沒有在法案裡面講說幾天幾天啦齁,

陳信聰:OK。

郭芳煜:如果內政部未來..他是全國那個假期的這個主管機關嘛齁,他未來不管他安排幾天,我們就是永遠就是全國一致。

陳信聰:這個等一下我們會再好好談,我們先來看看今天行政院,這個勞基法修法草案啦,我們必須強調草案這個等下到立法院之後還有得戰啦。

第一個,一例一休正式通過了,說每7天必須要有2天休息,其中一天是例假,一天是休息日,等一下我們再來談什麼叫例假日什麼叫休息日啦齁。

第二個,休息日的工資齁,之前我們有說過,啊奇怪禮拜六日來上班,結果賺得還比平日還要少,一天只能賺五六..五六百塊而已,這一次修法呢是說,休息日工作..例假日是不能工作的喔,休息日工作2個小時以內呢,要給2.33333,齁,就是2又三分之...

郭芳煜:2.34啦。

陳信聰:2.34啦齁。

所謂的2.34意思是說,譬如說齁,你..那個日薪是一千塊啦齁,你另外可以再拿一千三百四十塊。

郭芳煜:對。

陳信聰:的意思啦齁。

郭芳煜:對。

陳信聰:啊現在很慘喔,現在有些勞工是說,你日薪是一千塊,我只給你三百多塊,所以它其實..有媒體講說這個是一個大加碼啦,加碼再加碼。

啊如果超過兩個小時以上呢是給3..欸2.666666666,或是2.67啦齁,那休息日的工資呢,這個為避免所謂的零碎工時,你如果做1小時,就要用算4個小時,做5小時要算8個小時,啊如果做9小時要算12小時。

啊不過我想啦,天下間沒這麼好的老闆啦。

郭芳煜:嘿嘿嘿。

陳信聰:不可能說叫你來加班加班那種1個小時的啦,所以這個其實也都多講啦齁,叫你來就是叫你做滿8小時才會給你錢啦齁。

七天假的部分呢,實際上就是砍掉了啦,因為我們勞基法就有講說,欸什麼假什麼假等一下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全砍了啦,所以就是說,要不要放這邊沒有講,但是呢,誰來決定,內政部來決定, 到底教師節大家要不要放假,所謂的光復節要不要放假。

我們來看看砍掉哪七天啦齁,我們來看看,第一個1月2號也就是元旦的隔一天,砍掉啦;329,我們革命先烈紀念日,砍掉啦;928教師節孔子誕辰紀念日,砍掉啦;台灣光復節、蔣公誕辰國父誕辰、行憲紀念這七天,通通砍掉,

我們來看看今天行政院為什麼會通過勞基法的修正。


=========進影片========

陳信聰:等一下來看看第五章,什麼叫做一例一休啦齁,但是我先請教部長,啊你實在..其實我有點之前在節目上我有跟你坦承啦,我有點開你玩笑,我說你應該要得到那個諾貝爾獎,

郭芳煜:哼哼呵呵。

陳信聰:因為之前那個吳敦義副總統說創造這個無...

郭芳煜:喔無薪假。

陳信聰:無薪假的人要得諾貝爾獎,我覺得你這個是比無薪假更厲害,就是所謂的全球首創叫做一例一休,啊你就讓我們好好休息好好例假就好了你搞這個一例一休到底要幹嘛?

郭芳煜:所以我先說明一下喔,那麼例假跟休假有什麼不一樣啦齁,大家可能以為,啊例假跟休假還有什麼不一樣,啊你就給他定義說就是說給他休息就好了

陳信聰:你就給我休息就好了啊。

郭芳煜:但是勞基法裡面,定義啦是在定義的問題,公務人員的例假跟勞工的例假,不一樣。

陳信聰:OK。

郭芳煜:各位看這個手板齁,一般勞工他的例假齁,是不能加班、不能工作,純粹在家裡休息,讓你好好恢復體力啦。

陳信聰:嗯哼。

郭芳煜:公務人員的例假,他根據公務人員的這個..放假的..

陳信聰:我叫你來你就來。

郭芳煜:相關規定,都可以來、可以補修、參加活動,都..給你加班都沒有問題,所以齁,定義上,公務人員的例假好像是我們勞工的休假,就是可以加班的、可以給補充..可以可以補假的,但是我們這裡的例假是完全不能,所以你想看看如果這樣子的話,給他兩例,一個禮拜7天當中,有兩天是完全不能工作、完全不能代班、完全不能調度,可能企業也有問題,勞工也有問題,我今天家裡有事啦齁,請個同仁明天幫我代班一下都不行,為什麼,因為他正好那天是例假,所以例假是完全不能這樣做,所以大家很誤會啦齁,以為說,欸,奇怪啊公務人員例假都可以工作為什麼我不行,對不起勞基法就是這樣規定,所以因為有這樣子的規定,我們才講說,要不要留一天給大家有個彈性的空間啦,所以才會產生說,一例,一休,會不會比兩例好,我花一點時間說明一下好了,好不好。

陳信聰:請請請。

郭芳煜:現在勞工大概分成兩類的人,有一類的人認為說,給勞工兩例好好休息一下,但是,也有很多勞工認為說,我齁..今天我低薪比較低啦齁,我可能需要一點加班,

陳信聰:我賺一下加班費啦。

郭芳煜:啊我要繳房貸啦齁,要買奶粉齁,所以我希望都要來加班,所以你如果說,一例一休是原來我們的第一個版本齁,就像剛才你講的,那個休的那個加班費只有1+1啦,現在目前還沒改以前是1+...

陳信聰:0.3。

郭芳煜:0.34、0.67耶,那很苛刻啊,為什麼禮拜六喔我出來加班,

陳信聰:欸那苛刻也是你們勞動部的函式啊。

郭芳煜:過去函式,我們後來聽了很多勞工朋友以後覺得說真的是很不合理,所以這次,趁這個機會要改過來啦,最不合理的地方在哪裡,禮拜六只能1+0.34、1+0.67,你想看看禮拜五好啦,禮拜五晚上你如果工作到5點半,下班到6點休息,6點開始加班到10點,禮拜六加班怎麼算哪,1+..1是白天的嘛對不對?

陳信聰:嗯哼哼。

郭芳煜:晚上加班是1.34耶。

陳信聰:是是是是。

郭芳煜:所以你看看,禮拜六齁,我出來上班我只拿到一個0.34,

陳信聰:嗯哼。

郭芳煜:對不對,我如果在家裡休息我拿1嘛,我如果出來工作,我拿1.34嘛,不公平。

陳信聰:是。

郭芳煜:所以我們第一版的時候已經把它加碼了,變成2,但是那個2齁,你想看看如果我真的是希望..我是希望加班的人,這個..這個坦白講加班費是不夠的啦齁,是不夠的。

我回過頭講,這兩類的人齁,如果想加班的人,我們是不是也不要讓他沒有機會加班,對不對,所以我們的規劃就是,提高它的加班費的標準,但是我們又怕說你工作的時候會不會過勞,所以我就把禮拜六這個休息日的加班齁,這個時間,把它加..記錄哪裡,記錄每一個月能夠加班的上限46小時,現在我們一個月齁,加班最多不能超過46小時,如果你把禮拜六你出來..在休息日你出來上班齁..出來加班的話,8小時,你用掉8小時的話,46就減8啦,

陳信聰:是。

郭芳煜:減8,如果你四個禮拜都出來的話,4(*)8(=)32對不對,

陳信聰:嗯哼。

郭芳煜:那你46小時減掉32就只剩下14小時,這14小時只能在平常禮拜一到禮拜五加班,所以老闆因為這樣他有那個Quota的限制齁,他就不會齁,恣意妄為叫你..動不動就來加班,第二因為提高標準以後啊,他的..付出成本高,他也不敢叫你出來加班,但是對於我們勞工來講,如果你願意加班的人,

陳信聰:你可以拿到比較多..一點的加班費。

郭芳煜:你可以..拿到比較多的,但是我們又保障你不會超過46小時,身體健康,比較好。

第三個就是,有的老闆很苛刻喔,禮拜六休息日叫你出來1個鐘頭,然後就叫你回家啦,

陳信聰:就給你1個小時的。

郭芳煜:欸對,那老闆欸,我們的勞工朋友從家裡出發要時間,一整天的工..一天的家裡的安排什麼都受到影響啊,所以我們才會想說第二層保障,讓他未滿4小時,以4小時計,未滿8個鐘頭,

陳信聰:以8小時計。

郭芳煜:以8個鐘頭,未滿12個鐘頭,以12小時計。

好,這個是想加班的人,不想加班的人,他想說我就是要休息嘛,我也不想加班嘛,這就是勞團他們認為說你不應該有一休一例啦,你應該是兩例啦,對不對。

好,我們現在這個我稱它為2..一休一例的2.0版啦齁,2.0版。如果我這個2.0版可以照顧到剛才那個想加班的人,我又可以照顧到二例的人啦。

用什麼方式?

因為加班需要員工的同意嘛,所以我們一定要給他很好的勞動..這個這個檢查,包括說老闆說某某某你今天加班好不好,他不敢..不敢說NO啊,對不對,

陳信聰:當然啊。

郭芳煜:對啊他想說老闆這樣講,但是我實在是不願意加班嘛,我不願意出來休息日加班嘛,那我是..我就可以打我們的..電話,我現在..準備啦齁,這個法通過以後,我在勞動部就會設一個4碼的電話,像台北市政府那個4碼電話,1955,你任何時候你匿名沒關係,你只要打電話來,我們馬上處理,馬上去發動勞動檢查,所以讓他知道說如果不想加班,我自然就可以不用加班。

陳信聰:我是建議你用1925啦,哩就摳偶(你很可惡)這樣啦。

啊..沒有啦...

郭芳煜:但是..那號碼不知道申請的到還是不行啦齁。

陳信聰:沒有啦可是你這樣講,我我...

郭芳煜:我簡單說啦。

陳信聰:一..一開始聽我覺得說你講得很有道理,可是...中間那我覺得怪怪的你知道怎樣怪嗎?我們再釐清那個那個所謂的例假跟休息日的定義啦,在勞基法裡面,例假日是不能動,

郭芳煜:對,不能動的。

陳信聰:除非天災地變、意外事故、重大事件,然後我如果叫你來呢,叫你這個勞工在我所謂例假日來加班,

郭芳煜:不是,例..例假日不能加班,休息日才加班。

陳信聰:那還是有啦,但是你要補他一天,再給他加倍工資,現在的規定嘛齁?

郭芳煜:你說例假日喔?

陳信聰:例假日。

郭芳煜:沒有,只有天災事變才可以,沒有天災事變..天災事變突發狀況的話齁,連這個都不行!

陳信聰:沒有啦,你說那個跟事實不符,我..我..我現在齁,說難聽點,禮拜六日兩天都來加班的人太多..太多數了啦。

郭芳煜:這就是齁,我們現在勞檢齁,比較沒有檢得那麼落實啦,不然的話,依法論法,像這個例假日出來,除了什麼,大颱風大水災地震啦,那就叫什麼..就是...天災事變。

陳信聰:我們先不談這個草案啦齁,因為還沒真的立法通過嘛齁,現行的勞基法,禮拜六是休息日?

郭芳煜:是。

陳信聰:禮拜天就是例假日?

郭芳煜:例假日。

陳信聰:所以我禮拜天絕對不能加班?

郭芳煜:對。

陳信聰:老闆用什麼理由叫我來加班..

郭芳煜:違法。

陳信聰:老闆都是違法的?

郭芳煜:違法,只要他..他..你來..你來檢舉的話我們馬上去查,然後就違法。

陳信聰:啊哪有可能,大家都嘛禮拜六日在加班。

郭芳煜:所以說,以..以後我們要加..真的要加強勞檢啦,以後就是...以目前也是這樣啦,未來如果是一例一休的話對不對齁,還是一樣只有休息日,可以用我這個1.0版的1+1.33、1+1.66,這個標準讓你多一點的加班費,然後你..你可以在禮拜六來休息日來上班,來加班,禮拜天,不行,休息,一定要休息。

陳信聰:那為什麼不用另外一個方式是說,我們兩天都用例假日,當然要有嚴格的加班的規定,然後呢,如果你叫我禮拜六或禮拜天來上班,你除了要給我2.33、2.66的所謂加倍的工資之外,你再補我一天,這樣不好嗎?

郭芳煜:這個概念齁,就不是二例了啦齁,就是二休啦,

陳信聰:你就再多補我一天。

郭芳煜:二休啦,要不要給補休齁,這個說實在以目前來講,能夠補休的大概只有天災事變那個才能夠去補休啦,這個可能齁,可能在要改..要修改這個法令之前要建立共識,更加的困難,因為補休的概念齁,真的有時候對勞工來講..嘖,到後來也沒時間補休,那個..那個整個...

陳信聰:看得到吃不到。

郭芳煜:就被沒收啦,你要在延伸到去談補休的事情,這複..這個..問題又複雜度會又更..更大。

所以你如果說兩天齁,兩例變成兩休,這個對勞工的影響會更大,為什麼,大家都知道嗎,像勞工是弱勢,剛才講的一休,都已經很..很難落實了,

陳信聰:是。

郭芳煜:你現在兩休,那不是更給..老闆更大的空間,那勞工搞不好真的是連7天休1天都休不到。

陳信聰:啊我休不到我就去跟你那個部長申訴啊,

郭芳煜:對,

陳信聰:說我這間公司,我這麼多假都沒辦法休。

郭芳煜:所以..所以說以目前來講齁,你如果今天擔心講的話,所以我這裡要特別給大家看,像今天的..的評論啊,你看我念一下齁,所以我們已經認為這是現階段最能夠平衡勞資權益的折衷作法,就是

陳信聰:一例一休。

郭芳煜:一例一休的2.0版,就是這個..這個提高加班費的這個2.0版,我們之前提出來那個..那個兩倍的,

陳信聰:那是蘋果的社論耶。

郭芳煜:今天的。

陳信聰:不是..不是你寫的齁。

郭芳煜:不是不是不是。

蘋果社論很..也很嚴格的,前兩天也是批我們批得很那個,很嚴重的。他都可以看到我們的新版以後認為說,啊這是齁,真的到目前為止,你們所能想出來的,我剛才講說,為什麼在兩例,跟一例一休的1.0版當中,要找一個既能夠讓二例的人可以符合他們的需求、達到目的, 然後又可以保障想加班的人可以有比較高的收入,就是同時有彈性,而且可以關注到..注意到勞工的自主性,所以我認為這個是..真的是..就是他們所說的目前最好的方式。

陳信聰:我們來看看蔡英文總統今天在巴拉圭的時候呢,也談到說今天勞基法修正草案呢,這叫做是進步立法啦齁,那蔡英文是挺一例一休的,一例一休呢蔡英文說這是行政院努力要把週休二日方案落實在勞工,這次修法是朝進步的立法,朝向週休二日的具體落實,希望能夠改善過勞的問題。

如果真的是像部長,或者是總統所說的這是一個進步立法,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勞工團體出來批評說這個是勞動部在玩弄文字遊戲,是在呼嚨勞工,不但不會減少我們的工時,恐怕會因為一例一休,使得大家的工時大量的增加,我們來看看。

==========進影片===========

陳信聰:所以部長你的2.0顯然很多勞工團體是不領情、不接受的。

郭芳煜:可能不是不領情、不接受,我是覺得是不了解啦,因為之前我們提出我們的第一個版的時候,他們大概認為說我們的XX(這邊說什麼聽不懂)是不夠的嘛,我覺得這個新法就..當然徒法不足以自行啦齁,我們必須要有些..有些配套,那麼配套之前我想宣導很重要,讓勞工朋友他們了解,我覺得剛才為什麼總統會說這是一個進步的立法,我最少我就覺得說第一個進步是,最少我們真的是把,過去520以前政府所留下來的問題,就是沒有落實週休二日而產生七天假的問題,利用這次修法把它徹底解決,我們真的是百分之百都落實到週休二日。

第二,我們把的這個國定假日啊,全國一致這個目標也達到了。

第三,把不合理的加班費的給付,剛才講的像休息日,為什麼過去只有,你出來跟沒有出來差0.33、0.34、0.67,不合理嘛,未來齁,勞工朋友就很清楚了,你..你週間的工作,譬如說禮拜一到禮拜五晚上加班,你大概除了白天的1以外,那晚上可以拿到1.34、1.67,禮拜六也是一樣,你除了原來的一天以外,你也可以是1.34、1.67,所以大家就很容易明白,齁, 這個..給付合理化,然後同時又有其它的配套包括,為什麼我們要把你的加班的時數,把他記錄在..到一週的這個...一個月的46小時之內,也就是讓雇主齁,他可以減少,他..恣意妄為隨便就叫勞工說你出來加班,

陳信聰:就增加它的成本啦。

郭芳煜:增加成本,而且..就是影響到他46小時他總工時..加班工時的限制。

陳信聰:那這樣部長我請教你啦齁。

郭芳煜:你說。

陳信聰:不好意思我們很會記一些有的沒的啦,蔡英文在選前,這個之前我們有談到齁,她提出來勞動政策六大主張啦齁,這個其實你上網都還可以找得到,她到底要做什麼勞工的政見呢,第一個要縮短勞工年總工時,等一下我們會看到,台灣如果算在全世界呢,我們排名不是第二就是第三,工時超長的國家,所以蔡英文說一定要把這個工時縮下來,一定要把這個所謂低薪的問題解決掉,然後呢,要支持青年中高齡就業,然後立法等一下我們談非典就業的問題啦齁,保障過勞,啊我們過勞死的人實在有夠多,雖然我們認定的標準是很嚴苛的。

所以我要請教你,本來我是週休二日,我禮拜六日我就是理所當然休息嘛齁,在家裡抱小孩看電視,結果你搞這個一例一休,使得老闆們說,欸,勞動部跟行政院就說有一個休息日可以來上班,我就是多給你一點加班費,那不是讓我們的工時更加增加嗎?

郭芳煜:不會啊,你現在週休二日以後,第一個我們的這個..這個把禮拜六週..這個休息日的時間,就把它記錄46小時之內嘛,

陳信聰:OK。

郭芳煜:對,所以他..他的加班其實就是被限制住了,第二,你週休二日,很明顯的就是..整個時間就降低了啊,對不對,你本來是兩週84小時,現在一週40小時嘛,對不對,所以你看...

陳信聰:相較起去年,我們的總工時會減少。

郭芳煜:你工作時間減少了。

陳信聰:OK。

郭芳煜:加班時間限制住了,

陳信聰:46小時。

郭芳煜:對,

陳信聰:這個天花板就封住了。

郭芳煜:已經限制住了。

第三,我們可能再加上其它的這個配套,譬如說84條之1的我們的檢討,我們勞動檢查,讓所有的這些..這個超時工作不能夠,這個讓老闆這樣子一直無限制的增加,然後讓老闆不能夠這個..自己用責任制,來..這個讓勞工以為說他可以無限制的增加他的工作時間,其實這些如果多管齊下的話齁,當然過去那種..比較大家..沒有受到管理的這種工時的問題,一定會往下降的。

陳信聰:那部長你剛剛也談到,就徒法不足以自行啦齁,我要請教你,我們真的也很感謝台灣之前的首富郭台銘郭先生,適時出來跟政府嗆聲啦。

他說,沒有啊,我鴻海不曾在給人加班費啊,禮拜六工程師都是自願來加班,我一毛錢都不給他,我就說,啊你這樣難怪可以當首富,你一毛錢加班費都不給人家,結果新北市政府說,喔好,你自己說你沒有給加班費我就罰你,兩萬塊。

鴻海在台灣至少有一萬個員工啦齁,我們如果用一萬個員工來算,鴻海的薪水大概不會是最差啦齁,雖然不是說非常非常好,如果說他一天加班費該給一個員工兩千塊的話,一萬個員工他一天加班費不給,他就省了兩千萬,一天而已喔,我們的政府明明知道說,欸,你沒給人加班費,給他罰多少,兩萬,他一天能夠省多少,兩千萬,拿兩萬出來送給政府,欸,他還賺很多耶,我們來看看,不過其實郭台銘自己也有點搞不太清楚他到底自己是怎麼給人家加班費,郭台銘自己講說,很多工程師禮拜六自己來加班,他是自願的喔,我一毛錢都不用給他喔,現在的法令說公司平日如果不給人家加班費呢,是違反勞基法第24條的,那罰款基礎呢,新北說,啊你第一次被發現,首罰兩萬,然後呢逐次增加五萬、八萬、十五萬、三十萬,就算到三十萬其實也真的是九牛一毛啦齁,勞檢結果呢是說其實呢,他不是禮拜六他是那個..一般的工時呢沒有再給人家啦齁。

那從這個例子我就說,好啦你不要講說什麼1.33倍、2.33倍、2.66倍,或者什麼那個46個..小時加班天花板啦,或是什麼單週40小時這個所謂的工時限制啦,我就是違法我就是讓你罰兩萬你是能拿我怎麼辦咧?

郭芳煜:所以說這..這裡面就出現兩個問題嘛,第一個就是說罰則太輕啦,兩萬到三十萬齁,真的是太輕,那麼..我們有計畫在這一波這個修法完成之後,要再去徹底的就勞基法相關的這些規定,包括剛才講的加班的總時數是不是,有沒有什麼空間可以調整啦,那麼罰則是我們檢討的項目之一,但是罰再多...我想大概..因為現在目前兩萬塊我們已經可以按次來罰,但是就是...

陳信聰:按次就罰到三十萬而已啊。

郭芳煜:對,沒有,你一次三..你如果說..不是說按次三十萬,這是上限啦,你如果說我一個禮拜去一次,一次就五萬五萬五萬,無限次都可以增加這樣子,如果你到後來是三十三十的話,三十三十三十的話那加...

陳信聰:啊一個禮拜去一次,一次罰五萬,一個月也罰你四..二十萬而已。

郭芳煜:所以還是不..還是不會很多嘛。所以第二就是,這個罰則,我們未來檢討去把它提高,這個第一個齁。

第二個,罰的方式,現在是按每一次去,啊逐次嘛齁,未來我們曾經想過要不要逐..按人頭,或是用按件,譬如說你這裡面有一百個人,欸,抱歉齁,你就是..這一百..一百次..一百個單位喔...

陳信聰:就是五乘以一百,

郭芳煜:對,如果是這樣子的話,

陳信聰:就是五百萬,三十乘以一百...

郭芳煜:但是這種方式齁,我們構想啦,可能還是要經過法..這個相關的法務,這方面的研究啦,我們說如果這樣子的話,可能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對不對,這個是罰的標準。

第二個就是,現在看起來如果他今天不是自己出來講的話,可能我們還不一定知道,所以講了以後新北市去看,欸果然有這樣的情形就罰了,所以可見,勞動檢查相當重要。

陳信聰:那就好像說你那個,啊這樣比喻不太好啦齁,林全院長說,欸,那個郭部長,禮拜六禮拜天,你是不是可以自願要來加班呢,啊你就說,對,我真的自願,啊你是要怎麼抓他?你沒辦法啊。

郭芳煜:沒有啊,這..這..如果是禮拜天來的話,我們只要我們的..我們的檢查員到說,欸,你這..今天是你的例假日,你在上班,啊就是違法啦。

例假日不能上班的!

不像你剛才講說天災事變那個才能夠,才能夠出來..出來上班。

陳信聰:那我..我要如何相信政府,在這個勞基法草案修正之後,真的會加強勞檢,就像我剛剛講的,是您這樣講我們才知道例假,不一定是禮拜天啦齁,因為例假..如果是例假,但通常會是禮拜天啦齁,

郭芳煜:不一定啦,雙方面議定啦。

陳信聰:如果是例假,我來上班,除非是什麼921地震那一種的啦齁,我來上班,老闆就是違法,可是我剛剛講,太多太多勞工是禮拜六禮拜天都來上班的,而這個情形幾十年過去了,政府也沒有什麼勞檢、也沒有什麼抓,也沒什麼企業被罰,這一次罰他還是郭台銘自己講出來的,我又如何能相信你那個所謂的一例一休實施之後,就真的按照勞基法的那個理想,真的會實現。

郭芳煜:所以看起來齁,我們這個目前這個一例一休未來成敗的關鍵喔,真的可能就在勞檢,我跟大家說明一下齁,過去齁,我們勞檢的重點是在安全衛生檢查,對於勞動條件的檢查像工資、工時這些檢查齁,過去人力真的是不足啦,但是我們從去年開始,我們去爭取到了三百二十五個勞動條件的檢查員,啊..去年就單單一..欸大概七個月的時間,我們大概檢查了有..大概四萬九千多間,所以今年大概會有百分之三十的成長,那我現在已經跟人事總處那邊齁,去跟他爭取,我說看能不能齁,勞動檢查員由現在的安全衛生跟..加上勞動條件加起來七百多個人,我說第一階段,最少能夠增加到一千個人。

陳信聰:欸你們勞檢也很多是約聘派遣的耶。

郭芳煜:不行。我們的勞檢齁,因為公權力的行使,所以過去安全衛生檢查都碩士以上,有專業有..這個相關的科系畢業才可以,啊現在因為人力膨脹的關係喔,他也必須是要..欸最少是..是聘用..是聘用所以,他是公權力的行使,所以一定要是我們自己聘用以上的人員啊。

在質的部分,我們要求很嚴格,要加以訓練,量的部分,第一階段先到一千個人,一千個人齁,我用一個..一個一個換算方式可能各位比較清楚,如果有一千個勞動檢查員的話,大概就可以服務大概一個人可以服務一萬個人,一萬個勞工,這是什麼標準,這是已開發國家的標準,現在目前七百多個人齁,大概一個人服務一萬五千個人,這個大概是工業化的標準。

陳信聰:我們依據這個可能是比較舊的資料啦齁,這個是應該也是勞動部的資料,是103年勞動檢查年報,我們那個時候在103年只有520個勞檢員,

郭芳煜:是。

陳信聰:台北90個,高雄95個,然後呢檢查次數在103年是查了12277廠次,但是呢,這個當然廠次的查成數呢是少的啦齁,可是不合比例呢,不合格的比例高達三成五喔,包括延長工時工資、延長工作時間,然後呢那假日工資沒給例假日來上班的等等的。

勞檢,所謂的勞檢就是說齁,勞動檢查員到你這間公司說,來,你上班記錄通通拿出來看,有沒有違反勞基法什麼什麼哪我就重罰你齁,啊不改善再繼續重罰,其實公司就被勞檢很多次啦齁。

但是我要請教齁,成效真的不好啦,啊就算你從,你剛剛談是七百多個增加到一千個,增加三百個,就可以確保勞基法可以真正落實嗎?

郭芳煜:可能要多管齊下啦,剛才講說檢查其實不是我們的目的啦,我們前端就應該,第一個,我覺得老闆喔,這些企業老闆喔,他也需要了解什麼叫勞基法,勞基法的規定什麼叫違法,很多老闆其實不是很清楚,我們去勞檢或事先我們就叫他們先來大家講習齁,才恍然大悟說,喔,原來這個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其實這個情況是逐年在改善當中啦,你這個103年是那個時候喔,其實勞動條件檢查還不是主力啦,那時候是安全衛生檢查比較多嘛,工安的部分,從104年以後,去年開始以後啊,我相信這個情況啊,

大概會逐年的越來越好,為什麼,因為這個基本上它是一個累積的效果,雇主也會進步、檢察員也會進步、勞工的意識也會抬頭,所以慢慢的其實這個..這個氛圍一起來以後啊,我覺得大家會重視,然後慢慢的覺得說,欸我應該要做這些事情,所以我是對..我是比較樂觀啦齁,

陳信聰:所以這個是勞動檢查一定要搭配出現。

不過我們再來談一談所謂的,台灣的勞工是不是假太多,之前蔡英文蔡總統在選前的時候因為這樣子的談話被罵得很慘很慘,可是現在呢,七天被砍了,所以難免說社會觀感說,啊是不是真的我們的政府嫌我們的勞工,假太多,所以國定七天假又把它砍掉,一個最大的問題是這個禮拜一的時候,七大工商團體很少一起出來開記者會,跟政府嗆聲,說啊你七天假反反覆覆,本來說沒這個七天假,郭芳煜上來呢又說有要給這個七天假,結果呢七大工商團體說,你如果真的敢放這七天假,我就要凍結一切的勞資協商,甚至呢賴正鎰,商總理事長他說,如果你真的這樣子,不管是工資的部分或者是工時的部分,假的部分一直對老闆這麼惡劣的話,那老闆們要走上街頭抗議,大老闆的手法有道理嗎,來看看。

==========進影片==========

陳信聰:不過部長當然其實在華航大罷工之後大家都知道如果是勞資真的極端的對立,真的對大家都不是很好啦齁。

郭芳煜:不好,是啊。

陳信聰:可是說實在現在勞資對立的情形是算嚴重,因為那個老闆們都覺得說,啊你休太多假啦,這樣就沒效率、沒競爭力啦齁,啊薪水拿太多啦齁,啊然後勞工就說,啊這些都慣老闆,動不動就要威脅要出走,要走就走啊,

其實你也走很多出去了齁,不過這都是有一些情緒化。

不過還有一個情緒可能我講了你也不要生氣啦齁,說實在有很多很多勞工團體,批評勞動部不叫做勞工的勞動部,叫做資方的資動部,我舉這個例子啦齁,剛剛我們也談到,台灣的平均工時真的是高到嚇死人,新加坡當然是最高的啦齁,兩千三百多個小時,這是一年喔,那台灣是大概除了新加坡之外呢是兩千一百多小時,所以我們的工時真的是很高,那我們的GDP也沒有人家好啊,對不對,人家..你看人家日本、加拿大、英國、德國,工時那麼短結果人家經濟表現那麼好,再來我們來看看,在我們工時已經那麼長的情境下又砍這七天,先不談什麼全國要一致,要往上拉還往下調,真的我們工時太短所以要砍這假嗎?

郭芳煜:我一直不太贊成用砍這個字啦齁,這個假其實它不是砍的,它是原來就已經規劃是說要全國一致,配套是說,你這個假是會反映在工時的減少,從80..兩週84到一週40小時,裡面,都已經把它算進去了,還會少掉六天嘛齁,所以它原來它不是砍的,這次為什麼是..先會..會被砍是當初去年的時候就講說前提是要落實週休二日,所剩下那個時間就從國定假日裡面做調整,然後最後大家就一致,只是後來沒照這樣子去實施,才會產生這個問題,到我們這裡來齁,所以剛才這個工商界的..這個大老闆他們才講說,我們..他抗議我們為什麼把這個假就還給勞工,其實那個是立法院的決議嘛,他說不予備查,叫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假先還回去。

陳信聰:啊你都已經決定要還了,啊又讓我得而復失。

郭芳煜:對,但是還回去的前提是什麼,當初為什麼有這個問題就是週休二日沒有落實,所以落實之後...

陳信聰:你現在要來落實週休二日。

郭芳煜:落實以後,這個前提就不見了,對不對,當初就講好這個..這個就沒有問題了,啊落實就當初為什麼沒有落實,因為你少修了一條嘛,你已修了30條,沒有修..修36條,我36條這一次修了,完了以後,啊這個假就自然變成全國一致啦,沒有問題,所以我們的假多假少、工作時間、工時的問題不在..不..不取決於在這個地方,而是要在另外的地方譬如說剛才我們講的,我們要在這個總的加班時數裡面去控制,我們要這個一休一例在..在例假裡面絕對不能讓他上班,然後再修的部分,如果說你不想加班的話你就一定要受到保障你就不要加班,你要加班的話我要給你保障,齁,給你保障你就是身..身體也要健康也要顧到,福祉也要顧到,然後你的這個收入要增加,類似像這樣子齁,所以有時候透過齁..透過,第一,一定要落實80..這個兩週8..欸這個..週休兩日,就已經降下來啦。

陳信聰:單週40小時這個一定要落實。

郭芳煜:對..對,一定要落實。

啊第二個就是,很多的這個工..工時是怎麼產生的,就是老闆不守法啦,

陳信聰:嘿啊。

郭芳煜:包括84..84條之一嘛,所以84條之一,我們過去是一年才檢討一次,我現在已經跟他們講說,半年就檢討一次,新的人要申請進來,從嚴審查,已經是舊的目前還有57項齁,每半年檢討一次,如果你的情況已經改善了,

我就馬上給你就恢復到正常的這個勞基法的保障,就不能夠再享受84條之一了。

所以類似像這樣子就是..就一定要慢慢的然後..然後再..再第三是什麼,一定要加強勞動檢查,為什麼,有很多人知法犯法,

陳信聰:啊你剛才說到84條之一就是這個所謂的責任制啦齁,我們來看什麼叫做責任制,責任制就是在所謂的勞基法第84條,那其實之前已經有14類的責任制已經回歸一般工時,

郭芳煜:對。

陳信聰:拜託,所以如果你是美容美髮業你老闆說你是責任制,你說沒有,抱歉老闆你..你違法喔,銀行雇用經理職以上,或是其他像證券商、廣告業這些什麼AE啦這些的,那海軍造船廠的這些員工啦,或是港務局啦、管理顧問通通都是一般制,都不是責任制了,齁,如果說他老闆跟你講責任制這是違法的。

可是,保全、航空的空勤組員、會計助理、不動產經記、事業,還有這些自雇的警衛人員、社服機構輔導員、抽水站操作員,央行首長的這些隨扈、正副總統的秘書長辦公室工友等等,還有34項的人呢,是屬於責任制。

在兩天前,電資工會的秘書長來上我們節目,他說呢整個竹科,新竹科學園區,只有兩家高科技公司呢,有工會,其中一家工會是沒有在運作的,這是一個很荒謬的,第二個,絕大部分的工程師呢,一進去跟這間公司簽約的時候,公司就說,你是責任制沒有加班費,他不會講做到死啦齁,但是你大概會做到死,但是加班費都沒有,就很像我剛入行的時候,我告訴你到現在,媒體幾乎都是說,你是責任制。

欸,從頭到尾都不在這個勞基法84條之一裡面,老闆會說你是責任制。噢,你做廚房的齁,你做廚師,你責任制,齁;啊你清潔員你也責任制。

濫用責任制的問題也是導致這一次華航空服員的最關鍵因素,能解決嗎?來看看。

==========進影片=========

陳信聰:不過部長我也誠實跟你講,很多勞工團體來上我們節目,我都說啊到底我們要怎麼樣改善勞工的處境,他說很簡單,你把這條廢了,84條之一,這什麼怪法爛法,讓所謂的雇主都可以濫用,鑽這個漏洞,不管是這裡所規範的這些人,或者是根本不在這規範,他就說沒有啊勞基法有說有責任制啊,所以沒有加班費啊,因此很多人說,與其讓大家再鑽這個法律漏洞,乾脆這條就刪了修了,我不要去動那個什麼一例一休,就好好把這個84條整個刪掉,為什麼不能刪呢?

郭芳煜:84條之一喔,未來會不會有一天把它刪掉齁,這個坦白講,我也不知道但是或許有那麼一天,但是起碼現階段喔,84條之一還是有它的功能,譬如說,最近醫師要..要要..這個適用..

陳信聰:納勞基法。

郭芳煜:勞基法,他的工時就沒有辦法處理啊,只有用84條之一,所以階段性的它的任務,現在目前還在進行當中,我們現在能夠做的是什麼,就是不能夠讓他被濫用,所以在..

陳信聰:啊它就真的被濫用啊。

郭芳煜:啊..啊就又這樣的話又回歸到就是我們的公權力先伸張嘛,但是你可能會講說,啊你們就查不到嘛對不對,

陳信聰:啊你幾十年都沒伸張。

郭芳煜:啊過去當然是人力的關係,沒有做得很好查得很確實,啊未來這個就是要..要加強,所以我才會講到說人力要加強、質量都提升,然後在加上我們的檢舉專線,對,你..你馬上檢舉我們馬上處理,去處理這個事情嘛,然後第二個,我們對這個檢討,我現在已經密集度從以前的一年...檢討一次,現在變成半年檢討一次,

陳信聰:檢討是什麼意思?

郭芳煜:檢討的意思就是說你已..譬如說你已經是這裡面的適用的對象啦、的項目啦,但是就像那個醫療..醫療像護士他們那醫療服務業,他們適用了以後,我們後來發現說你可以不適用嘛,你的所有環境各方面都已經差不多了,所以我就把你廢掉,所以過去是122項,我們這幾年來已經廢了55項了,現在剩下67項,這67項齁,我們每半年再檢討一次,說不定明年又可以減少到5項,慢慢減少。

第二,新進來要申請適用84條之一的,從嚴審查,你不能..你不能就這樣子。

第三,像華航空服員,他們已經進來了齁,但是他們如果中..中間有部分的人,不願意簽這個,84條之一喔,不是說你來申請之後,勞動部核准你適用84條之一,說所有..員工都適用,不是欸,行業適用以後,員工還要個別跟資方談,談了以後簽下書面的契約,有關於工時怎麼樣約定,

陳信聰:啊華航就是你不簽,我就給你刁難咩。

郭芳煜:啊這次..這次就處理了啊,那天在..在談判的時候,是我主持的嘛,對不對,我也跟他們講說,如果不願意的,你資方不能強迫嘛,曾經被強迫的,你要退回去嘛,就是這樣子,啊如果你心甘情願要做的,大家簽了以後,要送到哪裡,送到地方主管機關,像桃園,送到桃園市政府勞工局,去做核可,以後才能夠真的適用勞基法,84條之一。

所以在執行面齁,你在申請的時候,還包括說,這個檢討,已經..已經納入的檢討,慢慢的把84條之一的功能,慢慢的把它降低,或許有一天真的是時機成熟了,就不要84條之一了,可是目前來講,還是有它的需要啊。

陳信聰: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其實我們一直在談這個所謂非典的問題啦齁,台灣非典非..所謂非典就是非典型就業,就是包括派遣啦、臨時工啦、部分工時啦這種的,約聘其實還不在這個裡面啦齁,但是你如果看這數字你會嚇死啦齁,09年呢,大概就只有百分之六點七的勞工呢,是非典,啊然後呢,這個人數呢,節節攀升,一直到2015年因為最新數字就15年啦齁,

78萬的人是非典,啊不用說也知道我們的低新問題沒解決。

勞動部之前的態度呢,是說要立法,那到底是所謂的派遣專章,還是在勞基法裡面去限制,目前還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方向,怎麼解決非典?據我所知勞動部也很多所謂的非典就業人員。

郭芳煜:我用..非典包括..派遣啦、Part Time的啦,我用派遣來..來講好了,因為派遣現在因為人數已經這麼多了齁,所以我們才會想說,這個現象如果是一個趨勢,那你最少要保障嘛,所以我們才想說要訂定一個,派遣勞工保護法,

陳信聰:沒有啦,啊你不是又開了一個門哪,啊你就乾脆把它剁掉就好了啊。

郭芳煜:剁掉齁,有考慮過但是看起來要完全讓它完全沒有,你倒不如就現有的狀況齁,我在想如果派遣勞工保護法,你可以立一個法,讓要派公司,跟派遣公司,負一樣的責任啦齁,那最起碼齁,我這個要派公司,譬如說我台電,我請了派遣公司幫我招募一百個人,如果我的責任跟你一樣的話,那我何必透過你呢,他..他原來想說,唉呀,以後萬一有什麼樣的退休什麼問題的勞檢的問題的話你去..你去承擔,職災的問題的話你去承擔,因為你是雇主嘛,對不對,如果我現在限制說規定說你要跟他負同樣的責任,可能齁,他會知道說,欸,那這是一個保障,對不對,所以說我是覺得,怎麼樣去讓他得到適當的保障,會更重要啦齁。

我們曾經有一個草案出來,你剛才講說勞動部很多,勞動部所屬機關齁,像我們的發展署,過去大概有一千多個人,現在已經我..我..我要他們每一年,要降低百分之三,所以已經降到現在大概幾百個啦齁,我自己勞動部本身, 原來已經幾十個也有,去年大概還剩一二十個吧,我明年的預算全部砍掉。

陳信聰:部本部明年就沒有派遣?

郭芳煜:全部砍掉,我說齁我們就以身作則,我們所有派遣業喔我們就是完全都不要用,欸,零派遣,零派遣,所以這樣子的情況喔,如果他是一個社會必然的現象,我們就必須要立法去保障他們,這個保障包括什麼,包括如果說責任均等,同工同酬,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齁,然後又可以把派遣業的管理把它納進來,然後薪資各方面都有一定的標準齁,其實,也不用把它當成洪水猛獸說它,因為事實上他權益受到保障,可能這樣子立法,很好的立法以後啊,可能要派公司那我乾脆自己當雇主好了,就可以啦齁。

所以這個立法我們大概正在草擬當中啦,因為這是總統的六大政見當中..勞工政見之一嘛,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它兌現。

陳信聰:所以目前勞動部還是傾向說用比較高的門檻來去管理限制派遣的發展,而不是...

郭芳煜:保護,一定要..這個..你說如果做管理這個派遣業者倒不如說齁,我們真的是要..要..要想盡所以辦法來保障這些派遣工的..他的權益。

陳信聰:透過同酬同..同工同酬的這個方式?

郭芳煜:同工同酬、責任均等,所以..所以什麼事都要跟正職的員工一樣嘛,所以說這樣子的話那大概他們權益就會獲得到保障..獲得保障。

陳信聰:不過這一部分可能還是勞工團體會有很不一樣的想法啦,很多勞工團體還是想說不應該出現的就不要出現這樣子。

郭芳煜:欸,還在溝通當中,還在溝通當中,我也是覺得這樣子,就像剛剛的84條之一一樣,如果他是在現階段你沒有辦法一步到位的話齁,

你就追求一個階段性的改善,然後在一定的時間之後,說不定就解決了。

陳信聰:我們再回到一例一休啦齁,之前李健鴻文化大學的老師他說,這個可能會有一個很大的副作用,原本已經週休二日,會不會禮拜六被逼得,真的要來上班。

===========進影片===========

陳信聰:啊這樣不是更慘?

郭芳煜:不會啊,我說跟他..我那個2.0版,就完全它不會有這個情況嘛,對不對,你如果原來就週休二日,真的是休到二日的人,就是剛才我講的我講的好像二例一樣嘛,對不對,我就不用出來嘛,對啊,我如果..如果..如果我們的勞檢可以這樣做的話,

陳信聰:啊我們老闆說,沒關係啊,我就2.33、2.66給你,你就來...

郭芳煜:是啊,啊我..啊我今天我就不來,我就可以透過檢舉也好啊,怎麼樣我就去處理這個事情嘛,這個是說不想來的人啦齁,想來的人,比以前更好嘛,對不對,他本來只拿到0.33,現在是2.34耶,所以來得人更好,不來的人說我是剛才講說2.0版哪,為什麼說我認為是目前是一個最好的方式就是,可以兼顧不想來的二例的人,也可以兼顧想一例一休想加班的人,他都可以透過我們這樣實際的運作,當然前提是,我們所有的公權力下去要有效的執行啦。

陳信聰:總之就是週休二日那二日,你只要來上班必須經過勞工自己的同意,

郭芳煜:同意。

陳信聰:但回到很根本的,當勞資關係不對等,當然部長您一直談到所謂的勞檢的部分要介入啦齁,但是如果還是勞資關係不對等,老闆叫我來我還是得來啊,我很難不同意啊。

郭芳煜:所以..所以我們..我們另外一個機制齁,你現在讓老闆,第一個,他成本提高那麼多他不會隨便叫你來嘛,對不對,

陳信聰:喔,他算盤要算一下嘛。

郭芳煜:第二,我叫你來,啊你的加班時數我就禮拜六..禮拜五就不能加班啦,為什麼,剛才不是講了46小時嗎?對不對,46小時你來一次,就給我用掉8小時啦,對不對,你用4次...

陳信聰:反而是我本來叫你禮拜六來,我算一算啊還是一到五...

郭芳煜:不划算。

陳信聰:一到五來個1個小時就好了。

郭芳煜:所以我說不定晚上加班還更好一點,總是你勞資之間,老闆跟勞工之間,你加班就是46小時,你什麼時候來,我就跟你講說,抱歉齁,我禮拜六禮拜天我不來,老闆算一算,欸不划算,沒關係齁,一樣嘛,你今天這個來或是你就平常禮拜一禮拜五就不能來嘛,所以像這樣46小時我們把它記錄,這過去是沒有的,外加的。

陳信聰:我在最後請教部長,萬一有任何一個勞工,他禮拜六禮拜天,例假跟休息日,老闆叫他來,他不想來,他可以怎麼辦?打電話給勞動部?

郭芳煜:對,我..所以我說要1955未來就很好記,而且我馬上處理,我現在正在建置這個啦齁,只要法一通過我馬上1955像台北市那個那樣,你打電話來,我馬上就處理啦。

陳信聰:非常謝謝勞動部長郭芳煜,郭部長謝謝。

郭芳煜:謝謝。
[4] noworneverev, [爆卦] 今日黃國昌質詢逐字稿 郭芳煜 一例一休, PTT, 2016-07-06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67805163.A.F48.html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noworneverev (小朋友)
標題  [爆卦] 今日黃國昌質詢逐字稿 郭芳煜 一例一休
時間  Wed Jul  6 19:37:16 2016

剛才5點多黃國昌委員質詢勞動部部長郭芳煜有關一例一休:

PDF檔:http://goo.gl/CwbvTy
          http://marshuang.com/
影片 :https://youtu.be/SFyy10oQoXg


黃國昌:謝謝主席,有請部長,上午針對…

郭芳煜:黃委員好。

黃國昌:我們客氣話就不說了,我們直接切入主題,上午針對兼任教師的部分我有給你肯定,你願意儘速馬上要做,那但是我對你們這次的修法,我必須要跟你說,我失望透頂,我再說一次,我失望透頂,特定是你今天早上接受媒體採訪,竟然用時代力量在禮拜天要辦活動當作理由,說週休二日是不可行,我對於你這樣子的回答我非常失望,我按照你這樣的邏輯,以後任何團體禮拜天有需要辦活動,就代表了這個國家不可能週休二日,沒有關係,我們一樣一樣來盤點。

休息日的概念是不是這次修法創的?對吧?

郭芳煜:是。

黃國昌:我遍查全國的勞工法規,打休息日進去不會出現任何的法律或者是行政命令,你們這麼倉促地創了這個法律的概念,你們盤點過沒有?因為這個新的法律概念配合的修法要有多少?除了你們之前已經承認漏掉的39條之外,知不知道還要修多少法律來配合這個新設的法律概念?盤點出來沒有?你們勞動部推出來的法案是這樣草率喔?法規不改,沒有全面的檢視完畢以前,推出來被人家抨擊,然後才再說請別的黨團來幫忙提案,除了39條以外還有沒有別的?還是沒有盤點完?沒有盤點完說沒有盤點完。

郭芳煜:請委員指教。

黃國昌:你們自己回去盤點,你們自己回去盤點,等到法案送到委員會來的時候,我一定好好跟你們指教。

這個圖是你們勞動部上一次在立法院做專案報告,我知道那時候你還不是部長,部長是前陳部長,顯現出來的是什麼?台灣實質的薪資水準從1998年4萬6到2014年4萬5,這個數字不是我捏造出來的,是你們勞動部提供的;經常性的薪資到3萬6,有很高的比例都是靠加班費,所以你可以清楚地看得出來什麼事情,清楚地看得出來是:過去十幾年台灣的GDP不斷地漲,但是實質薪資水準大家說沒有漲,反而往後跌。

在另外一方面,這也是你們的圖,這是台灣的平均工時,2135小時,跟日本、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英國比起來全部都高,所以台灣是薪資低工時長的過勞之島,這個我相信你都知道,這是為什麼很久以前大家就開始說一定要週休二日,一定要週休二日,工資是一個問題,工資我上次跟勞動部對的時候,你已經答應過我了,今年年底以前基本工資法,最低工資法要提出來。

郭芳煜:草案是。

黃國昌:對,好那我們拭目以待,時代力量黨團的版本已經提出來,我希望你提的比我更好,只要是對勞工有幫助的,我都不堅持用誰的版本,最後過的法律能夠保護勞工最重要。

這是你前任的部長,他在卸任以前他怎麼說,他講兩件事情,第一個:他反對恢復7天假,社會抨擊,然後那個時候在立法院裡面大多數的同仁也抨擊他,他那個時候態度之傲慢我相信大家都記憶猶新;他還講了第二件事情,他說未來可以修法,就每週有一天例假再加一天休息日就可以落實週休二日啊,所以你們一個例假一個週休二日是蕭規曹隨,從陳雄文那邊學來的是不是?是不是?

郭芳煜:那時候我們的這個幕僚單位就已經在規劃了。

黃國昌:沒有啦,當然現在很多中國國民黨的委員突然跑出來捍衛週休二日,我個人是覺得很荒謬啦,前幾個月他們在幹嘛?前幾個月在幹嘛?先交代清楚嘛,那當然現在願意悔改,想要捍衛勞工的權益,即時加入也可以啦,但是前面在幹嘛要交代清楚嘛,要不然就會讓人家感覺到什麼,換位置換腦袋,在做政治鬥爭嘛,根本就不是真的要捍衛勞工的權益嘛。

為什麼之前這些事情很重要?2014年《過勞之島》這本書出來以後,來我來盤點:4月23號一堆立法委員提案,每週兩例假;10月1號又有一堆立法委員提案每週兩例假;10月15號還有一堆立法委員提案每週兩例假,那這些曾經提案過的立法委員在立法院公報裡面都有資料,我們未來到委員會審查的時候我再好好解釋一下,他們是不是覺得到2016年的時候,台灣的整個勞工權益狀態突然變好,2014年支持兩例假到現在變成一例假一休息日他們可以接受。

這個是蔡英文總統的政見,我非常支持她的政見,我也希望在國會裡面跟她一起奮鬥,把這些重要的全部都落實。

這個是你前面的說詞,你自己說了什麼我相信很清楚。來,一例一休,把工時挪到禮拜六,稍微調整一下算出來是什麼?在網路上非常多了啦,各式各樣的試算表,工時沒有實際地縮減,薪資還是沒增加,這是一個例子;這是第二個例子,來,勞動部,針對這個狀況你們現在有什麼對策?

郭芳煜:我們現在休息日是提高這個…

黃國昌:對啊,我知道嘛,你現在...來,底薪2萬、獎金津貼3000、加班費3000,實領26000,現在是你們的一例一休,算出來我還是什麼,我還是26000,完全符合什麼,完全符合你們一例一休新法勞動基準法的規定啊,你要怎麼處理嘛,你的想像就很簡單嘛,就是雇主其他的東西他都不會調,然後禮拜六你來上班的時候,老老實實的什麼,按照你現在1.33、1.66,然後算加班費給你,那因此勞工多工作薪水就會增加,現在這是你們的說詞嘛,用以價制量嘛。

但是我現在告訴你現實的狀況是什麼,現實的狀況是你這樣子搞,搞了半天以後薪水不會增加,工時也不會減少,一模一樣,你今天你要背這個政策,沒有關係啊,這些都是會留下歷史紀錄的,我們最前面講了兩個圖,工時也好薪資也好,未來什麼,未來我們一定會檢驗你最後這個政策實際的薪資是不是有提升嘛,如果工時沒有減少,實際的薪水也沒有增加,那你這修法不是在騙人嗎?為什麼這麼多人沒有接受,這就是在騙人嘛,這個你們想到對案了嗎?你如果沒有想到對案,你憑什麼可以面對全國勞工跟他們講這樣子修對他們是有幫助的?

現在這種徵人啟事非常的多,月薪3萬2休4天,2萬7休8天,他裡面的細目可以調到什麼,調到完全符合你們現在法令的規定,即使是新法也一樣,舊法也是這樣,新法也是這樣,你到底改了什麼啊?你真的落實週休二日了嗎?還是只是透過法律技術上面的設計在呼攏大家?為什麼這麼多人這麼憤怒,這就是理由。

我希望勞動部回去再想一想,那或許這不是...你是部長,上面可能有更高的意思要採取這樣的政策,那當然最後過的法律是什麼,立法院通過的法律立法院負責,我們到委員會審議這個法案的時候再進一步好好討論,謝謝。
[5] JCS15, [爆卦] DPP林淑芬委員 質詢一例一休逐字稿, PTT, 2016-07-06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67817310.A.63B.html
     https://disp.cc/b/163-9uYH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izwnNymv-Q&t=1h50m17s
作者 JCS15 (馬馬狗)
標題 [爆卦] DPP林淑芬委員 質詢一例一休逐字稿
時間 Wed Jul  6 23:01:45 2016

http://ivod.ly.gov.tw/Play/VOD/91081/300K/N
立法院 議事轉播 網際網路多媒體隨選視訊(ivod)系統

林淑芬:主席、各位,大家午安,是不是來請我們郭部長。

郭芳煜:林委員好。

林淑芬:部長,我依據主計處所製作的統計,來看我們台灣GDP分配的結果齁,從台灣聲稱是最富裕「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那個時候所謂的企業的利潤大概占全國的GDP的比例是29.80%,那個時候的受雇人員報酬,占了51.04%,最富裕的時代喔。

然後看今天啊,再看今天2014年的統計來看,這個企業主所獲得企業的利潤它占GDP的比例已經從1980年的29.8,上升到34.62,然後但是呢我們的受雇人員的報酬啊,卻也一路的下滑, 下滑到剩下43.86個Percent。

我今天要講說啊國家經濟的成長,勞工長工時的勞動,換來的卻是新資的倒退。我今天要請教你第一個問題是說,有薪假日的刪除,某種意義和程度上來解釋是等同減薪,是不是?

郭芳煜:......

林淑芬:有薪假日的刪除,某種意義來解讀,其實它可以視為是減薪的對不對?

郭芳煜:我比較不是這樣子解讀啦,因為我們在整個...

林淑芬:好,沒關係,我現在問你...

郭芳煜:總工時,總工時減少了。

林淑芬:我們...我沒有問你總工時...

郭芳煜:我是配套,搭配這樣...

林淑芬:你的意思是說總工時減少,那刪除七天假噢,這個減薪,這樣一正一負加起來,你認為還是沒有減薪啦,你的意思是在這裡嘛。

郭芳煜:是是,對對。

林淑芬:但刪除七天有薪假,這個某種意義它還是等於減薪,但有沒有加到薪是另外一件事情,我們待會再來討論。

所以啊,勞工爭取保留七天國定假日,並不是一件很貪婪的行為,我們台灣的工時是世界第三高,經濟發展的路上,這個勞工的這個所謂的受雇人員報酬占GDP的比例一路下滑,那我們來講說,既然政府你要推動縮減工時,那已經給的這個休假,配套卻是要收回去,以縮短工時為名,縮短工時某種意義上叫作加薪嘛對不對?是不是?縮短工時啊。

郭芳煜:對。

林淑芬:對,那取消有薪假是減薪嘛,那再以所謂的加薪或是縮短工時的這樣的為名,可是你的配套竟然是叫做減薪,要取消七天的國定假日。

那我今天想起了2000年,這個議題在2000年的工時修法上,它已經被討論過一次,你還記不記得當時2000年你們自己勞委會對於勞工的雙週工時84小時的修法,然後公務人員週休二日同步要上路,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本來也談到要全國齊一,當時你們的勞委會,當時的主張是怎麼講的你有記得嗎?

郭芳煜:印象中是,因為勞工的84小時比公務人員多,所以那時候暫時留下來,希望在哪一天一樣的時候就要把國定假日要全國一致。

林淑芬:好,我現在只找到聯合報89年10月31日的報導,當時的新聞這麼寫:

勞工與公務人員工時立足點不同,如果比照公務人員的方式只紀念不放假,等於變相削減勞工假日,基於維護勞工權益,勞委會傾向不作調整, 休假不齊一。

當時還講勞委會的主委明確表達,勞工19日的國定假日應予以保留的堅定立場,以縮小勞工與公務人員之間休假的差距。

由於公務人員和勞工的休假日數已經不同了,勞工如果再比照公務人員,將部分這七天的國定假日改為只紀念不放假,將拉大勞工與公務人員休假之間的差距。

這個才是這次為什麼,刪減國定七天假日,引起這麼大的反彈,政府刪減了這個勞工的有薪休假,反彈的原因,2000年的時候勞委會的主委就講過了。

那你今天講說一例一休,工時的基礎、休假的基礎就一樣了嗎,那你不要忘了上次在這裡質詢的時候,我問過你說:休假齊一,那事假特休病假產假有齊一嗎,你也認為沒有齊一。

所以我們今天在講說,這個基礎點不一樣,為什麼縮短工時週工時40小時的配套,竟然是綁著這個七天國定假日的取消,我們真的覺得你還是講不清楚。

然後再問你,法定工時時數也不等於實際的工作時數,我們根據你自己勞動部103年度,職類別的薪資調查資料顯示,我國現在,你們統計喔,已經在週休二日的勞工有60.38個Percent,而且有49.91的勞工,他已經符合這個歐美定的工時,這個40小時了。

103年台灣幾乎有一半的勞工就週工時40小時了,而且有六成以上的勞工已經週休二日了。

所以呢我們現在不懂的意思在哪裡,我們不懂是說,為什麼勞工與雇主,大家之間相互約定的工時比法定的工時還要短,週休二日的條件早就已經再放了,台灣的勞工還為什麼處於長工時的情形,為什麼呢?

郭芳煜:報告委員,可能一部分的原因是台灣的部分工時真的是...的勞工比較少。

林淑芬:還有呢?

郭芳煜:還有...

林淑芬:我跟你講,可能的原因就是勞檢沒有在檢查啦,我罰緩太低啦,像鴻海這一次要處罰鴻海平常加班沒有給這個加班費,原因竟然是鴻海自己的勞工沒有主動申報加班費,這一切都是勞工的錯啊。

所以你們這一次拿一個休假齊一的先決條件,你一直講喔,你們講說,休假齊一,但是在保證勞工的基本權益及不損及勞工休假權益的前提下,你們才要休假齊一。可是我們要問的是說,你們如何確保勞工的休假權益呢,你們有辦法在執行面做到嗎,你在法制面都無法承受資方的壓力了,你如何要求第一線的勞檢員可以勇於執法呢。

那在週工時40小時都還沒有實施,已經有六成勞工實施週休二日,我們要問你,這一群勞工都不用你這一次的修法,他早就週休二日了,可是呢他本來還享有國定假日七天啊,可是你現在休法以後,所謂的進步修法,要推動齊一,結果讓雇主有合理的理由,然後就失去了七天的有薪休假,等於是減薪啊。

所以這個問題,縮短工時的政策目的是什麼,你們說一切從上個會期一週40公時,到現在的一例一休,你們..我們今天框定你的就是說跟縮短工時,你們到底怎麼樣,願不願意縮短工時,還是明著說縮短工時,暗的,還是要給他工時偷加回來;是要讓勞工有充分的休息時間能夠家庭和工作,身心都能夠平衡,還是說,刪除勞工七天有薪假,這個牴...看起來是牴觸政策目的,其實你們不是真的要縮短工時啦。

郭芳煜:報告委員這個是,這個七天假其實剛才你已經點到重點了,就是十五年前,因為勞工的這個雙週84小時,所以那時候才沒有實施這個跟公務人員假一樣。

現在等了十五年今天終於完成當初,當初..本來問題解決了,所以今天變成單週40小時跟公務人員一樣,所以國定假日就回到十五年前那個時候的規劃是一樣的,所以它不是說今天無緣無故把它減少掉,是因為,經過十五年的等待,我們完成了那個可以收回來的契機。

林淑芬:那我現在問你,1990年勞委會表示,公務人員勞工的工時立足點不同,那所以你們現在立足點完全一致了嗎,

郭芳煜:現在..

林淑芬:立足點都一致了嗎,然後我們的假,這個休假齊一,所有的假都齊一了嗎?

郭芳煜:所有假需要一步一步來啦,我想...

林淑芬:那我剛剛告訴你,有六成的勞工已經早就週休二日,可是人家週休二日還有七天假耶,如果叫他們上班還有14天的薪水耶,現在因為你修法以後,還減薪了14天了耶。

郭芳煜:我現在...第一個我們最少我們還有百分之四十利用這一次這個機會,我們把它納入這個就是...

林淑芬:所以我在講你勞基法施行細則沒有修改,勞工本來就跟公務人員不同,那我們本來週休二日,六成喔,甚至七成的勞工現在不用修法就週休二日了,而且還有七天假十四天的薪資,結果都被拿掉了。

郭芳煜:報告委員,它的週休二日的禮拜六的加班過去是這麼少喔,所以這次我們把它提高以後,這也是...

林淑芬:我們在講週休二日是說沒有加班,那四成要加班的人,我告訴你有人是要放假的,那他也沒辦法放假,那有一些人是說他喜歡加班,我告訴你他們不是愛加班啦,他們想要加班...沒有勞工想要加班的!

那些需要加班的人不是愛加班,是因為底薪低,所以我一再在講,講說非經常性薪資的成長幅度高於經常性薪資,所以壓低底薪,迫使勞工必須加班謀生來墊高薪水。

這個..你在這個裡面去一例裡面再怎麼這樣算加班費,他都不能排除一種結構,這種結構就是,加強雇主資方對勞方的這個勞動支配的強度啊, 還是在強化它啦。那因為時間關係有限喔,後面還有人要講喔...

郭芳煜:這點我們贊成委員的說法。

林淑芬:所以我跟你講說到底..這個改革到底是不是叫進步性啊,大家明眼人也看得出來,謝謝。

2016-04-01

轉載:我所認識的翁啟惠,兼談浩鼎解盲事件/李祖德

請跳過以下廢文,直接跳到轉載文章

為什麼轉載這篇文章呢?套一句我們常常在美國電視影集裡看到的話:「事情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尤其是在台灣,事情永遠不會是像主流傳播媒體讓我們油然而生的想像那樣。

另一方面,什麼是「主流民意」呢?一般說來,是來自媒體,因為民眾接觸不到第一手的資訊,也接觸不到背後可能的內幕。這個時候,就依賴所謂的名嘴,聽一聽一些平常聽不到的,而名嘴繞來繞去就是那幾位,所以我們看到政論節目流行起「流水席」模式的來賓陣容。而名嘴的素質參差不齊,有極端弱智卻自以為是的、有因同行相忌而言行乖張暴戾的、有專業不足的、有拿錢辦事的,不一而足。名嘴也有比較可靠的,思考細致、格局廣闊、一致性高、具核心價值,例如姚立明、周玉蔻等人,但是就算是這些人,當碰到特定的議題,也有失控、當機的時候。我們一般民眾對於真相的好奇心,就偏偏通常都是由他們來滿足。

因此,我們台灣民眾的思考,一般而言,可以說都是相當扁平的,特別是,有人帶頭開始高呼「乎伊死!乎伊死!」的時候,所謂的「主流民意」就回到叢林社會的暴力狀態,這個時候,許多人的手機就會來了一堆看似文字優美、情操高貴、正氣衝天的冗長「勸世文」,實則不知所云、「頭殼一孔」[3]。無論是洪仲丘案,還是兒童凶殺案,當凶嫌在收押期間裡被非法惡整的時候,我都會看到有太多的民眾迫不及待地四處傳頌,拍手叫好。這些都還算是大部分民眾生活經驗範圍內的世界,一旦發生了超乎經驗、知識、專業,台灣民眾集體行為的失控,完全可以預期,更別提系統性的風向操作。系統性的媒體操作,是所有名嘴都已經拿到檯面上,承認確有其事的現象。他們有時候會把它稱為「中央廚房」。節目主持人或名嘴一旦接到任務,權衡己身利害之餘,有人真的不擇手段、不計毀譽…

再來點個名當例子好了,這樣才不枉費我花在 survey 電子媒體的時間。黃光芹。這個記者出身的名嘴,也算得上工作努力,無奈的是資質平庸。她最嫉妒的大概就是周玉蔻。嫉妒,以及對自己的本質所有的反抗,其實是無濟於事的。每天出現在螢光幕上,智能的界限在哪裡?大家看得清清楚楚。這個時候,受害的就是媒體的消費者。當黃光芹抓到了一點平反己身庸才的材料時,她很可能會奮不顧身地踐踏媒體專業。就算是公開承認接到中央廚房費鴻泰所提供的食材,她還是必須使出渾身解數,設法否決自己平庸的本質,看看周玉蔻這次會不會瞧她一眼。黃光芹雖是個庸才,還是努力住進了「極簡」的豪宅,也有足夠的能力感覺到,意見不同的對手更清晰、更有條理、自嘆不如的論述能力,這時,她會訴諸生理本能,以超高音量蓋台取勝,觀眾就什麼都聽不到了。以上的觀察,都還假設黃光芹對此議題本意不在擾亂大眾閱聽。

舉最近這個例子,只是為了說明,無法接觸真正訊息的一般大眾,是暴露在如何惡劣的媒體環境中。還有,我們對於許多事件的看法,甚至於脫口而出的語言,又是如何受制於消息的唯一來源:媒體。再總結一次,一般大眾如我者,所接收到的消息來源品質是極端不穩定的,在台灣尤其卑劣(比較自己長期的德國公共媒體閱聽經驗)。如果要我的建議,台灣的新聞報導唯一及格的,是公視新聞(公共電視)。沒錯,清淡乏味,但是如果家長們考慮孩子的環境,公共電視是我所推薦的安全選擇。像是這次的兒童凶殺案,在新聞處理上,畫面與文字都小心謹慎、字斟句酌,監守媒體專業與社會責任。

相較於嚴格管控卻清淡乏味的公視新聞,如果想要辣一點的,我看最近的翁啟惠事件,下工夫嘗試保持平衡的政論節目,大概就是三立廖筱君的《新台灣加油》,以及屢受惡勢力攻擊的壹電視李晶玉、彭文正主持的《正晶限時批》。當然,還有公共電視台陳信聰主持的《有話好話》,但是我還沒有看到翁啟惠相關議題。

我個人覺得最卑劣下流的,就是陳凝觀在年代所主持的《年代向錢看》,就連趙少康在 TVBS《少康戰情室》都不敢這樣明目張膽地遂行政治鬥爭。陳凝觀每天都在誇大同樣的幾句話,同時刻意隱匿部分資訊,掩護事件背後更為嚴重的重大犯罪,而且天天嘗試以下流的語言把這個事件勾到蔡英文身上。陳凝觀的主持風格,在網路上有相當一致的負面評價。另一方面,他們對於選前民進黨籍徐國勇在三立《前進新台灣》做為主持人,以及選後以來賓身分出席政論節目,兩者迥異的發言風格,就多予以極高的肯定。這些網友反應,我覺得具有一定程度的參考價值。附帶提醒陳敏鳳,我對她的評價素來遠高於網友的碎碎唸,但是人家陳凝觀在搞什麼鬼,她難道會不清楚?還每天上這個節目支支吾吾,虛與委蛇,身為沒有黨派的名嘴,竟然不如同台的親民黨劉文雄敢於委婉更正陳凝觀的語言暴力。難道陳敏鳳也是通告費可以收買的?對於這一點,我必須好好檢討自己的識人能力。至於也是天天為虎作倡的郭正亮,我一度因為這個人出現在民進黨的不分區立委名單,嚴肅考慮不投民進黨政黨票… 人家的焦土策略,還有賴民進黨裡像郭正亮這種藍綠通吃、到處沽名釣譽的內應。

好吧。也不知道為什麼又寫了這麼多。把它當日記吧。掃瞄大部分的電子媒體與網路意見,這種事情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做的,就藉機讓它部分呈現出來。

轉載文章如下。至於作者李祖德的 credit 如何,我就暫時找了天下雜誌和今周刊各一篇文章提供參考 [1] [2]。



醫界大老李祖德挺翁啟惠 盼台灣惜才, 聯合新聞網, 2016-03-31
http://udn.com/news/story/6/1600945
浩鼎案未解,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身陷內線交易疑雲,前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李祖德不畏風雨,今天發出聲明稿,說明他所認識的翁啟惠,兼談浩鼎解盲事件。以下是李祖德全文:
 
在2003年第一次見到翁啟惠,當時他專程受邀從美國回來,加入台灣抗SARS 研究專案成員,帶領一群科學家成天在大量篩選研究抗SARS 藥物,後來陸續返國創建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生技育成中心、接任中研院長、推動生技新藥相關法案,及籌設南港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在這十三年間,我親眼看著他為台灣默默的承受與付出,也受盡委屈,終於帶動起今日的台灣生技產業。
 
翁啟惠在科學上的銳利與他科學以外事務的低能,形成一種令人無法相信的對比。有時候接到他的電話問一些生活基本事務該怎麼辦時,我只能體諒他長期在國外,且精力都花在世界最尖端學術研究的高度上,對於某些人情世故是單純無知且缺乏基本的警覺性。
 
這次浩鼎事件原本只是單純一個生技廠商的新藥解盲,但翁啟惠卻陷入前所未有的風暴。如果他真要賺錢,他大可把他自己的醫藥專利直接賣給國外大廠,但是這並非翁啟惠的作風。即便身邊的朋友一再勸他不要介入,但他卻堅持科學上的實證OBI-822絕不應該失敗。
 
記得與翁啟惠的多次談話中,他很早就建議把OBI-822所用野生鱟魚血提煉的KLH攜帶蛋白改為白喉類毒素,以及對收案的病人做指標篩選過濾,但是浩鼎並未照辦,他們內部研發與臨床管理的問題應該才是解盲失敗的關鍵因素,現在看來,如果他們聽從翁啟惠的建議,今天的浩鼎很可能正在開香檳慶賀新藥成功。
 
至於有沒有解盲數據事先外流而導致內線交易,只要立即查察負責臨床數據的CRO公司電腦即明,他們大都是用ORACLE系統,如果數據有事先解盲,電腦就看得一清二楚。外界因為翁啟惠的女兒出售股票,即在司法機關釐清事實真相前,影射他涉及內線交易,甚至將浩鼎事件的原罪集中在他身上,對一位素來不懂理財及投資的科學家而言,此種未審先判乃是不公道的評論。
 
翁啟惠絕不是一位貪財的人。我舉個例子,他把畢生醣類重要研究全部交給中研院,其中部分技轉成立醣基生醫,由中研院取得價值高達六億的股票。他已兩度通知醣基,希望醣基公開發行後,他可分得的股票,全部捐出來成立基金會,以培植台灣年輕科學家深造。以他在全世界國際大藥廠追逐的領先醣類發明與技術,他大可以輕鬆大賺國際授權費,但他卻毫無保留的全部交給中研院,而且優先技轉扶持台灣本土廠商。這些事實很多人都知道,是以說明翁啟惠不是貪財的人,希望社會大眾能多關注正向的翁啟惠。
 
現在,台灣輿論一片撻伐聲,似乎對翁啟惠欲除之而後快。我深信公道自在人心,因為朋友們所認識的翁啟惠在投資上是「無知」而不是「無良」,他即使「犯錯」也無「犯意」。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浩鼎事件而逼走一位溫文儒雅而且是全球醣類化學界頂尖的學者。在激情過後,該靜心想想:以後還有誰敢回來為台灣這個故鄉奉獻畢生的心血?值得國人深思。

External Links

[1] 熊毅晰, 要當領頭羊,也要當獨行狼, 天下雜誌545期, 2014-04-15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7441
他創辦了台灣第一家連鎖牙醫診所、推動第一家市立醫院轉虧為盈、領導全台第一座醫院BOT案。北醫體系董事長李祖德,現在又闖出新名堂,前進當紅的生技醫材。渾身闖勁的他,在創業路上如何過關斬將?

去年底,台灣公開發行市場出現第一家瑞士品牌。擁有全球第四大高階影像X光機品牌Swissray的「環瑞醫投資控股」,正式登錄興櫃。

只見十一月時,環瑞醫首次掛牌的法說會上,一位滿頭銀髮、個頭矮小的台灣人,笑瞇瞇地在台前董事長位置上坐定。

他是北醫大,以及北醫附設醫院、萬芳醫院、雙和醫院「一校三院」的北醫醫療體系董事長李祖德。

這已經不是李祖德第一次跨界演出了。

一九八二年,在北醫附設醫院擔任總醫師的李祖德,到南港自行開業。當時,他創辦了台灣第一家連鎖牙醫診所。

九二年,趙少康首次代表國民黨在北縣參選立委,拿到空前絕後的當選票數。當時,李祖德是趙少康的競選總幹事。

九五年,他受漢鼎亞太負責人徐大麟之邀,一腳跨進創投業,擔任漢鼎中國區首席顧問。同年,他也以校友之姿,受邀進入北醫董事會擔任董事。

從牙醫變身競選總幹事

接下來,他齊頭並進,在創投與醫療的出色演出,讓他陸續坐上漢鼎副董事長及北醫體系董事長位置至今。

今年七月,李祖德即將任滿,卸下北醫董事長一職。當外界還來不及猜測他的動向時,他已經在當紅的生技醫材新公司位置上,向大家微笑。

職涯無疆界,渾身闖勁的李祖德,如何寫就他屢創屢勝的人生?

出身台北汐止的李祖德,家族原在最繁華的迪化街擁有十二間店面,龐大家業隨台灣光復後也一夕歸零。但這劇烈起伏的過去,對上有八位兄姐的李祖德來說,印象並不深刻。他只記得曾留學日本、在日據時期擔任刑警的父親,管教特別嚴格,但也無法抹煞他從小到大愛冒險與調皮的性格。

「親切樂觀,很敢冒險,」當年選舉時讓李祖德出錢出力的趙少康,一提到李祖德這位「老戰友」,馬上脫口而出。

趙少康說,李祖德的交友非常廣闊。凡是當年李祖德牙醫診所開到之處,鄰里都和這位「李醫師」很熱絡。這種「樁腳」特質,也讓趙少康當年很放心把總幹事一職交給李祖德。

從政治轉進商界,李祖德善於交際與勇於冒險的特質,更發揮得淋漓盡致。他放棄經營有成的牙醫連鎖診所事業,毅然決定前進大陸找尋機會,也結交到許多對他的事業影響至深的兩岸友人。

像是牽線與徐大麟結識,進一步促成李祖德跨入創投業的,就是大陸國營事業上海錦江集團副董事長楊原平;還有一○年李祖德能擊敗眾多競爭者,在三十小時內完成瑞士Swissray的併購交易,關鍵幫手就是時任WTO大使的林義夫。

不過李祖德最為外人稱道的,還是他過人的謀略。台大前校長陳維昭就形容,北醫董事會在延攬李祖德後,「原來但求安定的氣氛、思惟都改變了,」他說,畢竟早年北醫一直處於財務虧損狀態,自保都來不及了,實在不可能想到要走出去。

但對眼光精準,謀定而後動的李祖德眼裡,無論是眼下的變革,或是未來的規模發展,踏出去絕對是首要之務。於是九六年,在他的力主下,北醫標下萬芳醫院經營權,五年後,萬芳醫院成為第一家轉虧為盈的市立醫院。

領導全台第一座醫院BOT

接著○三年,北醫附設醫院轉虧為盈。○八年,雙和醫院開幕,這是全台第一座醫院BOT案。隔年,雙和就被評為署立醫院營運績效第一名。第三年,開始獲利。

曾把北醫的轉型變革寫成台大個案的李吉仁觀察,對於曾經兩度遭教育部勒令解散重組的北醫來說,李祖德在重生路上,扮演最關鍵的領導人角色。

「企業變革路上最關鍵的就是領導人,」李吉仁說,北醫在「李祖德時代」繳出的成績單,只能用令人驚豔形容。

李吉仁分析,數字會說話,北醫在九六年啟動變革時,營收不過十六億,病床數僅三百床。但李祖德用十八年的時間做到脫胎換骨,去年,北醫一校三院總營收達一六○億,成長十倍,而病床數也從原來僅三百床,十倍增長到現在達三千床規模。至於整體總營業利益,也從原來的赤字來到七.二億的水平。

李祖德是怎麼做到的?現在,就由再熟悉不過北醫的李吉仁帶領,一窺李祖德的創業堂奧:(以下※為李吉仁簡評)

李吉仁(以下簡稱「問」):當年你為什麼會想到要去開牙醫連鎖診所?

李祖德(以下簡稱「答」):我有一個親舅舅,在西門町開業,是當時非常有名的牙醫師。但在他身上我看到,只要他生病,或是出門,就沒有營業收入,全家都靠他一個人。

我畢業的時候,他已經七十五歲了,還是天天忙得要命,如果要我七十五歲還跟他一樣,那不是我要過的日子。

所以我創造一個可以互相保險的機制。就是不要非得我自己每天有做才有收入,可以找很多同行一起來分享彼此的工作和收入,開了連鎖牙醫診所。

避開主流 推動創新

再來,我的創業也跟人家不一樣。那時候很多牙醫流行到中山北路、民生社區開業,我則是到南港開,我做這決定時,真的是被大家笑掉大牙。但我很相信自己的決定是對的,因為,南港根本沒有什麼強的牙醫診所,我知道我沒有對手,很容易出名。我的開業證書還是南港○○一號。

避開主流,也能讓我推動很多新做法。像是我在那時候推出預約制,民國七十一年那時要做預約是會被人家罵死的,但我就很堅持,我要教育市場,很清楚告訴大家,如果你不預約就是要等。

問:你要和人家不一樣,會發生兩個結果,可能是差異化成功,或是因此失敗。你常做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事,你有想過失敗這一面嗎?

答:所有的策略都是隨時在調整。我也不會很激進,我都會階段性地進行,來降低失敗風險。比如預約制,我們一開始就會提供一些誘因,像是做假牙打八折。

到南港開業,其實我也有經過仔細評估。當時南港人口有將近六萬、汐止八萬、內湖十萬,但這些地方都沒有強的牙醫診所。

我也有策略。像是我到中研院門口開了一家,就是因為那邊的客人在社會上具備意見領袖的地位,還有附近好的里長、鄰長,我們都會特別去接觸。不然說真的,像我們這種高檔的診所,當地也不容易一下子就接受。

當你的評估和策略都做足了,失敗機率當然也小很多。所以我那時連鎖一直開到八家。

問:那為什麼後來不做了?

答:原因很多。在內部,就是合夥人貢獻度的公平性問題,這會讓你很難去管理。例如每間診所,個人執業所得差別很大,但最後卻是平均分享利潤,這樣就會有人計較。就算合夥人不計較,他們的太太也會囉囉嗦嗦。

同時,我也感受到牙醫診所這個事業的規模侷限性,以及黑道的干擾風險。好幾次在看診時,黑道的人就坐在那邊,腰間露出槍,跟你說:「我們現在缺錢,兩萬!」那是真的很不像話,讓你想要躲避這樣的環境。

我在這時也開始涉足政治。因為我的理想性滿高的,看到社會上不公義的事會很想改變,所以會資助趙少康很多活動。他競選台北縣立委時,我還擔任競選總幹事,我們那時提出「呼群保義」口號,結果拿到二十三萬五千張選票,到現在還沒有人打破這個紀錄。

當你參與過政治後,會有一種敏銳感,加上經營連鎖診所的商業經驗,讓我開始對大陸這塊處女地產生興趣。

這樣跑了幾次後,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總不能要合夥人永遠幫你賺錢啊。所以後來,我就用很好的條件結束我的股份。我大概是少數合作後沒有任何紛爭的人。財聚人就散,財散人就聚。

問:你到大陸主要在做什麼?

答:真正比較大的投資,則是後來和徐大麟結緣,擔任漢鼎創投的中國總經理後才開始。

其實我的成長,中國大陸給了我很多教訓,還有教育。像我一直到大陸才第一次知道什麼叫「略」。那是在九○年的時候,我遇到很多大陸政府或國企高層的人都跟我說,國民黨會輸,就是只有戰術,沒有戰略。

外界看我很會進行變革管理,其實很多都是跟共產黨打交道學來的。他們會教你什麼事情是要先說清楚,才可以做;還有什麼事是只可以做,不可以說。

問:能舉例嗎?

答:像「略」這種事,就不可以說,連討論都不可以。而「術」,則是可以討論。所以常常聽到有人說「我們來討論戰略」,這是錯的,因為戰略是不能討論的。

戰略只能做,不能說

我舉個例子,從二○一○年開始,我就開始弱化萬芳醫院,盡量把資源往雙和醫院放,我要塑造萬芳變成像雞肋一樣,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九年一約在一三年底就要到期,如果我一直讓它很賺錢,不但房東要漲房租,還有很多一心要北上的南部學校會來搶標。

只要對手稍微加碼,萬芳醫院很可能一夕旗幟就變了,我們的經濟規模也會因此一下子就被破壞。

但這些都是只能做,不能說的「略」。一直到去年底,續約簽完以後,我全部的力量才又都放進去。去年下半年的時候,我幾個最重要的副校長來問我說,「董事長,你看萬芳最近弱成這樣子,你看得下去嗎?」

我那時才跟他們講,我假如不把它弄成雞肋,只會給自己找麻煩。他們聽完都愣在那裡,恍然大悟,因為在這之前,我是都不能說的。

問:通常醫生好像是一群不太能聽進別人話的菁英,你是怎麼在這體系裡面推動變革?

答:順勢而為很重要。

很多變革,從內部直接做改變的話,阻力都特別大。我的方式是,先建立一個大家都願意共同發展的新目標,然後在發展新目標過程中,導入一些可讓既有組織對照的新東西。那慢慢地就會像照妖鏡一樣,新東西會讓組織看到自己的舊問題,接著問題就能順勢解決。

畢竟,如果由內部自己做法官,自己判誰對、誰錯,正當性都不夠。尤其我在內部推變革,那是絕對沒有辦法改的,因為有很多我的老師在裡面,光是每天指著我的鼻子罵「醫界叛徒」,就夠我受的。

所以,我一開始先做萬芳醫院。等到萬芳的成績做出來了,在萬芳第五年的時候,我們就把北醫的院長換了。因為如果北醫院長不換,這兩邊還是老死不相往來。

換上來的人也很重要。萬芳醫院讓邱文達做起來,北醫新院長是邱文達的老朋友,兩個人互相看來看去的時候就會發覺,奇怪,為什麼人家行,我們不行?這樣慢慢的效果就會出來。

我常講,把規格定出來的能耐很重要。通常我做事情就是四部曲:第一,先把頂層架構弄好,第二,依照頂層架構定出規格,第三,找到握方向盤的人,第四個,和握方向盤的這個人共同討論發展共識。

因為我們是一個大學跟大學的附設醫院,其中,專業人士是互通的,而行政人員是分開的。這當中,最難改變的是學校。

所以我是先改變各醫院,我把三家醫院的各種習慣都改變了,接著在醫院跟學校兩頭兼職的人,是第二層改變的人。那最難改的就是第三層,純粹在學校裡面的人,包括行政和專業人士。

○七年上任董事長時,我就親自寫了幾封信給全校,告訴他們這些東西都是將來會發生的、會做的,讓大家不會覺得詫異。

然後一步一步讓他們看到結果,每一次進步,他們也分享到一些實質,或是名譽上的獎勵。

問:從醫生、創投、一校三院的醫療體系,到現在跨進醫材產業,你怎麼快速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

答:好奇心很重要。我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我覺得生活就是要不斷提升、改變。其實醫生很容易變「活化石」,或我常稱做是「義和團」。

因為這是一群同質性很高,很熱血激昂,但外面都聽不懂他們在講什麼的人,當然他們也聽不懂外面在講什麼。正因為我了解身為醫生的盲點,所以我會刻意不讓自己也變成那樣。

通常我在面對一件事或挑戰時,我的腦子裡會自動先畫三個圈圈,一個是想做的事,一個是該做的事,最後一個是能做的事。這三個圈圈的交集,就是可以先去推動完成的事。

要成為別人的「嗎啡」

我常建議年輕人,要兼具領頭羊的集體智慧及獨行狼的創意思惟。在學校時,要練好獨奏本事,進社會後,則要學會在一個交響樂團中,展現個人價值。

像我進創投時,我很清楚自己被看重的,是跟共產黨打交道的能力,但我也很努力學習這行業的能力。所以雖然我在漢鼎一開始是做行政管理,但很快我就晉升中國區總經理,參與漢鼎在中國的主要投資。

你幫別人服務更多,最後別人對你的依賴跟嗎啡一樣,那你就成功了。像我對我的長官,我都是要做到他跟我工作習慣以後,跟別人不習慣,因為他會無意中拿對我們的標準去檢驗別人。

人生不是用來規劃的

不要怕吃虧。我替長官做事時,都要求自己把所有的問題解決到最後只剩下一道選擇題,再交給他。表面上看來好像我吃虧,我又沒有拿那麼多薪水,但其實當他做完決定,資源就是你的,權力就是你的。如果你不做到那一步,大家還在那邊耗,像乒乓球來來回回,我的習慣就是一步把它推到底。

當然有時候這樣也不好,功高震主,長官有壓力,我也因為這樣得罪過一些長官,但我並沒有改變我這個工作習慣。

人生不是用來規劃的,而是要踏踏實實去面對的,所以不要怕失敗。我也失敗過很多,像在中國做創投時,也有幾次一毛錢都拿不回來的經驗,但我的哲學就是盡快歸零,然後找新的機會。

因為你在那邊纏鬥,最多是拿回原來的東西,還可能打五折,但如果跳到另外一個戰場,新的東西更大。我一直記得我老爸跟我講過一段話,「你一直聽到這些困擾的事情,就是你跑得不夠快。」所以我一直鞭策自己跑得更快,這樣就聽不到困擾的聲音。(李立心整理)
[2] 鄭心媚、林宏文, 李祖德:抱怨不會成功 只有改變自己, 今周刊943期, 2014-11-13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417-111851
將於十二月下旬上櫃的環瑞醫,董事長李祖德四年前買下瑞士醫療品牌Swissray,在品牌經營困難的台灣,開創產業新道路。 談起成功之道,他說:「人不能改變世界,只能改變自己。」 這樣的態度,讓他像變色龍,在不同的領域,都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才在會議室坐定,還沒等得及記者開口提問,環瑞醫董事長李祖德就遞上了一份隔天要到創投公會演講的簡報,大談對台灣產業發展的看法。他憂心二十年來仍纏繞在製造思考的產業概念:缺乏品牌、整合的能力,導致大量流失的競爭力;他想著還擁有許多資金的台灣,該如何將錢放在對的地方,讓產業永續發展。

李祖德殷殷地叮嚀,這也是他在四年前,決定購併經營困難求售的瑞士X光器材品牌Swissray的原因。建立品牌是台灣產業升級的唯一道路,而困頓的環境,捷徑就是買下成熟的品牌。

以封閉的醫療產業來說,不只通路打開不易、也有很高的市場門檻,光是要進入新的市場,就得花好幾年取得各國認證,更不用說每個產品推出前更長的研發時間,所以一般要建立品牌,至少得花五十年。

李祖德的盤算是:世界第一流的歐美醫院,都是Swissray的客戶,它是全球唯一一家專注於高端X光器材的醫療品牌。更重要的是產品的技術規格與能力,都在建置檔案完整的瑞士精神下被保留了下來,「什麼都記得清清楚楚,不只買到品牌,我還買到別人怎麼也學不來的研發技術進程。」

他的策略果然奏效,入主Swissray四年來,在資本市場上不斷創下驚人紀錄。去年成立的瑞環醫控股納入Swissray,經過重組後,在沒公開發行狀況下,去年八月增資不到一周,就募了十三.五億元;更在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就上了興櫃,是資本市場裡備受捧場的標的。

跟隨在李祖德身邊多年的特助蔡揚威私下就感歎:「業界對董事長的信賴讓人吃驚,我們沒料到每次增資都這麼快。」

從環瑞醫成立之初就參與投資的益鼎創投總經理邱德成說,「李醫師(指李祖德)有膽有識,是台灣少見醫界大老擁有國際創投經驗的人。沒有他,Swissray根本不可能賣給台灣。」邱德成說,他投資台灣產業二十多年,能夠把品牌做成的少之又少,環瑞醫已把台灣醫療設備產業拉到世界舞台,具有相當重要的策略意義。

六度跨界 
都拚出漂亮成績

環瑞醫能夠有這樣的成績,靠的除了Swissray的品牌魅力外,更是李祖德個人投入六個不同產業,都能交出漂亮成果的人生歷練。

牙醫系畢業後幾年,一九八二年,他就創立了台灣第一家連鎖式牙科診所,將美國會計師、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制度,套用在牙醫診所上,找來台北醫學院(現為台北醫學大學)的學生、朋友當合夥人,設計出「相互保險醫療群」的執業模式。短短幾年,就在台北市南港、內湖一帶,發展出區域型的診所體系。

一九九二年,他轉而投入政治,受邀擔任趙少康角逐台北縣立法委員的競選總幹事,創下至今仍無人打破的二十三萬五千票的立委當選票數佳績。接著在沒有讀過財務、經營管理的情況下,竟讓漢鼎亞太創投董事長徐大麟大膽起用,在中國從高科技的半導體、生物科技,到民生消費的食品、咖啡、百貨、地產開發等,投資了高達三億美元,成為中國最大創投投資業者之一。

接著入主台北醫學院,從連年虧損、兩度被教育部勒令解散董事會、重整,到擁有萬芳、雙和兩家公辦民營醫院,拓展北醫財源,也讓北醫自己的附屬醫院,從看診人數的每個月八百人,暴增到一萬六千人。

「增加了二十倍啊!」

對自己人生至今交出的每張成績單,李祖德不時流露出得意的神色,甚至出書大談自己六度投入不同產業的人生轉折,回顧一路的成功。問他接下來是不是還會有下一次的轉身?李祖德笑笑說:「人生哪能計畫啊?我都是走到哪裡,算到哪裡。」

他從來不做生涯規畫,「這樣反而會限制自己的發展。」李祖德攤手笑說,要能有所成,重點在於「態度」,而不是「怎麼做」。他點滴回想,能有現在的自己,來自於父親人生裡的失敗給他的省悟:「日治時代,我爸是從日本留學回來、前途大好的刑警;但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一切的努力就都化為烏有,什麼都沒用了。父親終其一生,只能窩在小學校裡教書,養活我們一大家子。」

自我調整 「抱怨不會成功」

再怎麼遠大的志向、勤勉努力,都抵擋不了時代沖刷,李祖德說:「從小我就清楚知道,什麼都不能改變,只能改變自己。」

一直以來,他抱持不停調整自己的想法,也因為始終想著該怎麼改變自己,而不是期待別人為了自己改變,李祖德從來不抱怨:「成功的人沒有時間抱怨。」這樣的處世態度,讓他像一隻變色龍,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國度,都有好成績。

北醫行政副院長朱子斌就說:「李祖德是有轉型變革領導特質的人,最適合開創產業,所以當事業穩定下來,他就交出去,他很清楚知道,自己不適合守成。」

在漢鼎亞太創投八年任職期間,李祖德參與中國十多個投資案,並且有多次赴海外收購企業的經驗,而且項目五花八門,逼得他不得不一一歷練,並磨出一種超強的敏銳度與資源整合能力。

此外,因為投資案難免踩到地雷,引發多次國際訴訟,李祖德還出面解決了連國際仲裁法庭都無法解套的投資失利案件。

這些跨國歷練,全都運用在Swissray的收購談判中。例如在與Swissray談判前,台灣團隊就已掌握了對方的技術、競爭力及經營情況,甚至還了解對方資產遭凍結、三周後就要面對開庭,有很急迫的財務壓力。此外,李祖德也邀請前駐WTO(世界貿易組織)大使林義夫跨刀相助,也讓對方感受到台灣的誠意,讓談判更為順利。

「談判有如拴螺絲,要給對方壓力,但又不能拴到斷掉,等到不能再緊了,就要收手。」李祖德說,他在協商時間三十小時一到,即使最後一刻還無法取得共識,他仍然決定轉身離開直奔機場,最後是Swissray委任的法務趕到機場,在登機前請台灣團隊當場簽約。

李祖德後來應邀到復旦與台大EMBA的聯合課程中,談到國際談判的實務經驗,就舉了Swissray的經驗,「談判到了最後,掉頭就走與跪下來求他們,結果是一樣的,那我會選擇掉頭就走。」這席談話,引來中國學生的滿堂喝采。

人性管理 留住研發人才

買下Swissray時,這家瑞士公司一下子變成台灣公司,首先面臨到的就是原本合作夥伴離開,李祖德說:「本來韓國三星是零件提供以及研發合作廠商,我們一接手,他們不但不賣東西給Swissray了,連人都進不了三星的大門。」

挑戰不只如此,內部員工對台灣老闆一開始有諸多疑惑,甚至瑞士的勞工法令,對台灣老闆來說都是很大門檻。

「除了暑假休一個半月、耶誕節假期從十二月初就開始外,瑞士還有個特別的每月一天情緒假!」李祖德嘆:「比起台灣,工作效率真的不高!」

李祖德只能改變自己,為了顧慮瑞士員工的心情,買了Swissray也不敢講,兩年後,才經由經濟部公布,低調承認。「敲鑼打鼓,騎馬進京,人家心裡會不好受嘛!」就連想承接瑞士原有技術,也先發展新項目,讓瑞士員工投入,「他們手中有新東西,有了安全感,舊的東西才願意放。」李祖德強調:「管理都得源於人性。」

如此低調經營,四年下來,Swissray最重要的研發與品管人員一個都沒走,為這個「瑞士皮,台灣骨」的醫療品牌,穩住基礎。

問他最大的挫折是什麼?李祖德想了半天,搖手笑說:「真的沒有想過!就是不斷地跑,今天挑戰昨天的我,其他周邊的東西,都不會在乎。」

對李祖德來說,「跑得不夠快,才會聽到挫折的聲音。」

李祖德
出生: 1950年
現職:環瑞醫董事長
經歷:漢鼎創投中國總經理、台灣神隆公司董事、北京美大星巴克咖啡董事長、連鎖牙醫診所創辦人
學歷:台北醫學院牙醫學系

環瑞醫
成立:2013年
負責人:李祖德
資本額:13.5億元
主要業務:X光診斷影像設備研發

台灣、瑞士混血
環瑞醫的世界級挑戰

(撰文:林宏文)

即將於12月掛牌上櫃的環瑞醫控股公司,是國內很少數擁有國際品牌知名度的醫療設備廠,如今在台灣資金百分之百購併後,仍以瑞士血統為品牌行銷主軸,但在台灣參與研發下,將帶動台灣電子業切入醫療設備產業的契機。

其實,目前世界知名的醫療設備品牌都是百年老店,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俗稱的GPS(GE奇異、Philips飛利浦、Siemens西門子)三大廠,以及日本的東芝、日立等;即使近來三星積極轉型發展醫療產業,但成效仍然很有限,只能在低階或利基產品競爭。

因此,早已是全球知名X光設備廠、品牌名稱就以瑞士為名的Swissray,更顯其難以取代的價值。在瑞士創辦家族遇到金融海嘯出現財務吃緊之際,台灣團隊打敗中國及新加坡等對手並成功收購,也讓台灣長久以來缺乏品牌支持的醫療產業出現發展契機。

經過四年的改造,目前環瑞醫擁有150餘位員工,包括瑞士50人、美國60人及台灣40餘人,其中生產線仍留在瑞士,行銷以美國為重心,但研發則由瑞士與台灣分頭進行。將研發搬到台灣,也提供台灣像電源供應器、馬達、驅動器、電腦與顯示器等電子零組件廠,例如台達電、研華、友達等公司,有機會打入過去難以進入的世界級醫材供應鏈。

李祖德說,過去Swissray是X光機的勞斯萊斯,未來環瑞醫將以這個高端品牌為基礎,再往下發展出更多副品牌,如今已先後購併美國上市公司Norland的骨密度檢測事業部,又取得加拿大商Novadaq的授權代理,加上原來的X光機,已具備三大產品線。同時環瑞醫也和工研院、行政院核能所合作開發全球首部「嬰幼兒用影像醫材」,不僅要將品牌效益極大化,也要帶動台灣的醫材產業和韓國一拚高下。

不過,品牌投入效益確實需要等待,環瑞醫近幾年虧損金額都不小,去年虧損3.7億元,EPS是負3.97元,今年預估也要虧損近四億元。

幸好近年來新產品上線,營收已大幅成長,10月公布營收6651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成以上,前10月合併營收4.92億元,也較去年增加83%以上。預料環瑞醫在政府政策、新產品開發、產品認證、區域布局及國際參展等多管齊下後,明年正式進入市場擴展期及高度成長期。
[3] 兔草民, 【文本分析】原文\許宏:原諒不是你的權力, 巴哈姆特, 2015-06-05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858060

[4] GreenMay22, Re: [討論] 幹你娘陳凝觀可以不要吵了嗎?, PTT, 2016-02-17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455708854.A.2F4.html
作者GreenMay22 (Green)
看板HatePolitics
標題Re: [討論] 幹你娘陳凝觀可以不要吵了嗎?
時間Wed Feb 17 19:34:08 2016

本魯我註冊PTT就是想要來八卦版或政黑板戰政治的,
已經二十好幾結果現在才200次,好不容易熬到今天,
看到有人在罵這傢伙真是爽,我本人工作恰好就是跟這個節目很有關係。

基本上這節目就是找一群深藍假裝中立的垃圾媒體人,
當然我絕對不會說,例如朱學恒、鄭村棋、黃光芹,包括主持人自己,
都是個深藍假裝中立的垃圾媒體人。

印象中以前聽到陳凝觀講了一句讓我差點噴血的話,當時在聊馬習會吧,
陳凝觀在這群極度沒有代表性的群眾中做民調,
企圖想用在場六人的結果操作馬習會風向,支持或反對馬習會的人裡面,
沒有黨派的人士有黃光芹、朱學恒、李猶龍,
陳凝觀竟然好意思說:這三個都是中立人士;尤其它講李猶龍的時候最扯,
竟然講說:雖然當過連勝文競選幹事,但也算是中立人士。

靠杯,我就不信陳凝觀會說鍾年晃、侯漢君、鄭弘儀是中立人士,噁心到爆,
反正沒黨派又罵綠營的就是中立人士啦,沒黨派罵藍營的就是操作族群的泛綠啦!

講到它們這群跳梁小丑在這個節目上的經典名言真是五千字都講不完,
但是它們的經典名言跟內容農場差不多,不管評論什麼議題,都是這樣-

(舉例,總統大選前談論柯P的某個政策)
朱學恒:我覺得這個問題,是柯文哲自己的問題,沒有跟市政府團隊,
好好的溝通、協調,才會延伸出來,所以我覺得未來很可能擔任總統的蔡主席,
應該要好好出來表態,柯文哲這樣做適不適當。

(舉例,總統大選前談論朱立倫訪美)
鄭村棋:所以啊!朱立倫去美國有密室協商美豬嗎?
蔡英文你進去國務院到底談了什麼?你不用出來解釋清楚嗎?
蔡英文你對美豬的態度跟配套到底是什麼,你應該出來好好講清楚吧?

(舉例,總統大選前談論王金平伏流)
黃光芹:所以這個王金平到底有沒有這個偷偷反輔選,
或者這個只輔選自己的本土派立委,這個問題難道這個小英就沒有嗎?
這個你到底輔選柯建銘是這個選真的還假的?
你這個不分區名單為什麼又要擺這個蘇嘉全進去?
這個周玉蔻不是記者啦!

基本上你會發現這群深藍假裝中立的媒體人,不管評論任何事情,
都有一套SOP不失分的評論,但追根究柢對該事件沒有任何真正的個人想法出現,
接著就會扯自己想扯的人,鄭村棋、朱學恒就是扯蔡英文,
黃光芹就是假裝兩邊罵一罵,重重拿起兩黨,輕輕放下泛藍,偶爾偷酸一下周玉蔻。

其實藍系腦殘上節目真的不用聽他們在講什麼,再舉個例子:
林國成:所以要支持我們的宋先生,就不會發生地震。
所以要支持我們的宋先生,陸客就不會減量。
所以要支持我們的宋先生,宇宙就會和平了。

老實說沒接觸到這群藍鳥藍鮑以前,我是不太喜歡中壢記者尾汗的,
現在成天接觸這群深藍假裝中立的垃圾媒體人之後,
看見尾汗都覺得:這多像是個人在講話啊!

--
棺材?散了!
屍首?不見了!
師父?被捕了!

--
推 andy02: 朱就看風向的 鄭就你們都爛只有他自己好 其實很單純~ 02/17 19:37
推 papawalk: 歡迎你來到政黑板,終於可以戰政治了,一起加油!!! 02/17 19:39
推 Riya520: XDDDD 02/17 19:47
推 bigbear2007: 好像練台生就是把年代定位為藍色?? 02/17 19:47
→ mayjan: 現在年輕人都很聰明 假中立遲早都會被發現啦 02/17 19:47
→ mayjan: 現在支持藍的 都是有點怪怪的人 02/17 19:48
推 taikonkimo: 說得真生動 02/17 19:49
噓 s410294: 朱學恆最好是藍的 不要他罵綠的妳就說他藍好嗎 02/17 19:50
推 msj2287: 聽陳寧觀講話真的很討厭 深藍就深藍還假中立個屁 02/17 19:50
→ Arminius: 朱是『中壢宅』, 我個人稱風向藍...本來懶得理這種的, 02/17 19:56
→ Arminius: 不過朱曾灌人流量, 被灌的還是連我都知道宅歷跟宅度都可 02/17 19:58
→ Arminius: 算是朱的前前輩的人, 看到朱不酸兩句就對不起宅界 02/17 20:00
→ Arminius: 宅神? 賣成衣就去賣成衣啦 02/17 20:01
→ GreenMay22: 謝震武藍,但面對面節目內容很正常 02/17 20:01
推 SiFox: 因為收視率量測不準確,等全面數位化後~ 這些節目都會倒 02/17 20:01
→ SiFox: 知道為什麼台灣節目不長進?為什麼立法院拖這麼久不修法? 02/17 20:02
→ GreenMay22: 高峰會、追追追算是反藍不挺綠,除了安幼 02/17 20:02
→ snap007: 朱是藍綠不重要,沒料沒邏輯沒主張,就算他深綠我也不想聽 02/17 20:04
→ williamw: 重點是這節目你還看的下去? 02/17 20:25
推 pda2001: 發現這節目 板上蠻多邊罵邊看的 有吸引人之處? 02/17 20:31
→ cloud1017: 這噁心的節目還有人看啊 02/17 20:38
→ williamw: 可以觀賞屎蛆崩潰秀下限吧 哈 02/17 20:46
推 wenge321: 過完年依樣批科P 太好笑了這群人 一堆爛貨 佔著話語權 02/17 20:48
→ wenge321: 領著鐘點費 不做功課 整天看報紙在亂吠 02/17 20:49
→ Arminius: 呃...這哪個節目啊? 02/17 21:00
→ lovekangin: 年代四點到六點 02/17 21:05
→ GreenMay22: 我是工作不得不… 02/17 21:07
噓 swgun: 你又是藍是綠呢 中壢人士你好 02/17 21:39
→ GreenMay22: 我深綠、扁綠、獨綠,從不中立。 02/17 22:12
推 powerdream: 爛節目,辛苦了 02/17 22:28
→ mayjan: 能看這個節目的也不簡單 02/17 22:35
→ wcm: 年代不是橘嗎? 02/17 23:25
推 CaoPi: 成衣業者哪裡不藍了?他之前幫車輪黨訓練網軍,媒體壟斷案 02/18 00:16
→ CaoPi: 還力挺旺中(故意說自己沒在關切,實際上根本挺)這還不藍? 02/18 00:16
推 batis: 朱不是深藍吧 至少比黃光芹 鄭村棋好多了 02/18 00:32
噓 jajoy: 黃光芹的新髮型真的不忍直視欸 02/18 03:36
→ nekkiCo: 超像忍者龜 02/18 08:11

2015-04-08

溫馨的負擔:正晶復播

《正晶限時批》昨天復播了,承載著多少鄉民的期待。

04062015 正晶限時批 亞投行葫蘆裡賣什麼藥?
中國想當金融老大 馬英九幫忙提皮包?
慈濟13年分批買下27筆保護區土地 內湖汐止山上違建多如麻?
政府醒醒! 慈濟帳目仍然不清不楚!
主持人:李晶玉 彭文正
來賓:周玉蔻 劉文雄 潘建志 汪潔民 段宜康 高嘉瑜 鍾年晃
TheSunflowerMovement, 2015-04-0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HSQ2ddbw2Q

2015-04-06 晚上 8 點,許多八卦鄉民緊盯著電視螢幕上的每一吋肌膚,包括高嘉瑜「漂亮的手指頭」。他們每一分鐘都在網路上即時八卦,這麼多的八卦裡,我最感興趣的一個就是有人說,「可以的話~希望正晶可以休六日~每天都要看也蠻辛苦」[8]。很辛苦,不是嗎?做得辛苦,其實看得也辛苦,只是有些事情累著也還是要去做的,就像談扁案,有誰不覺得累的?(見 [a])

這個節目 2015-03-16 最後一集之後「停播」至今 [1] [2] [3] [4] [5] [6] [7],背後的故事難以一窺究竟,身為局外人,想要在心裡面搞出一個曲直,真的是很難的,而且我要說,也沒有必要,因為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永遠都不方便說破的。但是,有一件事情卻是我們百分之百可以正確判斷的,那就是這個故事的始作俑者是誰?答案再明顯不過:慈濟!在這個故事裡,沒有練台生,沒有陳守國,沒有彭文正,沒有李晶玉,只有慈濟!

偵探片大家都看過不少,不管是什麼情節,少不了的一個元素就是動機!什麼動機呢?就是「不要讓我們知道」。所以,我今天知道了,慈濟 3 月 16 號開記者會,說要撤回內湖那塊地的變更案,原來是打假球。要是我沒有看這一集,也不會知道,相信很多人也不會注意到。為什麼不會注意到?因為媒體被慈濟消音了。

談慈濟,實在輪不到我,我只能很語重心長地,針對大多數無辜的、每個月繳幾百塊錢的慈濟人,表達最沉重的感受,希望他們有機會勇於走出慈濟這個陰影。

如果我沒有欺騙自己的話,那麼我還記得曾經跟自己說,這一生中最痛恨的、最憎惡的現象,就是利用別人善意的詐騙。這是我長久以來直到今天,以最謹慎的判斷力,為自己所做出的結論:
沒有人在妖魔化慈濟,是妖魔在慈濟化。
後記 2015-05-15

05142015 正晶限時批 慈濟又闖關 平鎮園區違建?
慈濟要改革? 找上施振榮! 剛撤內湖案 慈濟變更中壢地!
宗教法修法? 非法變合法!? 核災食品風暴! 台日關係生變?
主持人:李晶玉 彭文正
來賓:徐嶔煌 林子凌 紀國棟 鍾年晃 汪潔民 王時齊 高嘉瑜 徐佳青
TheSunflowerMovement, 2015-05-1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ofd5CbrakY

Related Articles

[a] 2014-12-07 扁案與彭文正風格
     http://kolmogolovi.blogspot.com/2014/12/wpeng-style.html

External Links

[1] 彭文正, 臉書, 2015-03-16 19:28
     https://www.facebook.com/pengwengjengdennis/posts/1570458209870426
慈濟封得了壹電視 封不了我的口 更封不了社會大眾的悠悠之口

釋証嚴的弟弟王端正今天下午發表4點聲明,分別為:在內湖開發案取得社會共識前,將暫時撤銷開發案;為了推動環境復育與保護,將配合北市府規劃,廣邀專家、學者和擴大公民參與,將傾聽各方意見。

我的觀點如下:

1)一邊開記者會,一邊施壓媒體老闆,要媒體配合演出「慈濟已退讓,大家到此為止」的溫馨劇。

2)在違法應立即拆除的花蓮精舍中開記者會?

3)什麼叫在內湖開發案取得社會共識前,將「暫時」撤銷開發案?

4)什麼叫為了推動環境復育與保護,將配合「北市府」規劃,廣邀專家、學者和擴大公民參與,將「傾聽」各方意見?請大家來聽你們的理念?其他全國11塊地目變更地呢?

5)洗錢呢?詐欺呢?人頭買賣土地呢?逃漏稅呢?侵佔國土呢?

6)為什麼選在「花蓮」開記者會?就和前屏東縣議長殺人被執行極刑的鄭太極一樣,總是選在屏東「搓」新聞。為什麼沒有接受媒體採訪中心記者提問?有什麼事難以齒?

7)海外的資登記在誰的名下?善款為什麼在美國炒股票?有沒有投資全球最大軍火商?有沒有投資菸商?

慈濟請回答社會大眾以上問題。你關得了正晶限時批,究竟還是會被全民限時批。
[2] 彭文正, 臉書, 2015-03-17 01:34
     https://www.facebook.com/pengwengjengdennis/posts/1570573276525586
我親愛的朋友們:

謝謝你們陪「正晶限時批」走過225集。

還記得嗎?第一集是去年的8月4日我們在高雄氣爆現場做戶外live,生澀地不知鏡頭在哪裏,頭髮被風吹得像邱毅和如花。

225天來,包含六日在內的每一天,我們準時8:00播出,一天不缺,因為不想讓大家因為看不到節目而失望。走過九合一大選、頂新黑心油和慈濟違法事件,我們真的把每一集都當成最後一集在做。

七個月來,我們每天都細細地讀完網路上的每一則相關的留言,你們的支持讓我們每天都有源源不的動力;也讓我們自我期許,要把正晶限時批當成「社會運動」在做。

謝謝你們的相挺,收視率成長了20倍,在上週五奪下所有談話節目的第一名,劃下一個美好的休止符。

我們相信,熄燈是別無選擇的最好抗議,希望它會點燃媒體老闆心中智慧的燈。

「愛的相反不是恨,而是冷漠」,願一粒麥子落在地上,能長出一畝麥田。

最後,謹向七個月來節目中因為查証不足而傷害過的人,致上最深的歉意與敬意。因為你們無私的包容和良善,使社會有機會更透明、更進步。

正晶敬上
[3] 彭文正, 臉書, 2015-03-18
https://www.facebook.com/pengwengjengdennis/photos/a.1571374919778755.1073741828.1559119107671003/1571374899778757/
自從主持正晶限時批以來,被「恐嚇」、被「黑函」、被「,國稅局」查、被「NCC」查、被「教育部」查,這些都是我將來要傳承給學生和孩子們的勳章。集滿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權的追殺,就可以比照柯P酸宗痛了。呵呵!

原本想休息一陣子再戰不公不義,看來現在要趕快找一個可以發聲的戰場,為公平正義戰到馬革裹屍為止。

至於早有人向教育部檢舉我兼職一事,我也早已回覆教育部:


[4] 陳守國, 臉書, 2015-03-18 18:34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654653594681038&id=100004092113428
好吧,我也來談談「正晶限時批」。

去年,壹電視有意開一個談話性節目,我突發奇想,給新聞部一個建議,找彭文正搭配李晶玉,夫妻檔應該頗有看頭。李晶玉是當家主播,她的犀利連馬英九都一度拒絕接受她訪問;彭文正我不熟,只有一次在北京參訪時交談過,印象中腦筋反應快、言詞清晰。這個提議沒有獲得總編輯熱烈回應,我也不再追問。當我逐漸忘了有過這個構想時,「正晶限時批」正式推出。

除了應酬,每天我都會很認真地觀看這個節目,從議題的設定、來賓的人選、節奏的快慢,甚至他們夫妻的互動眼神,每日都讓我的心緊,我有許許多多的意見,但是只和坐在沙發旁邊的老婆交換意見,從來沒有告訴製作單位。在初期收視率低空盤旋時,偶爾在電梯囗遇到文正,除了加油打氣,講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們再試試,等累積一定的數據後,我來召開會議徹底檢討。直到今天,這個會議從來沒有召開過。其間,有不少人向我抱怨遭到節目「惡意中傷」,我總回以「拿出証據,節目會平衡呈現」,但通常沒有下文,主持人唯一接到我的簡訊是某金控老闆要發律師函,提醒他們注意內容是否屬實。對於新聞與言論,我的立場很清楚,後者的空間就像空氣,是必然且自由的。這些是我的態度,至於董事長呢?前天在與文正聊天時,他也表示,從來沒有接到來自練董的指示干預,「我很感謝兩百多個日子來擁有自由的言論空間」。不料,這樣的狀態在上週的周末被打破了!

由於整個過程我都沒有參與,這幾天除了處理善後,也試圖還原真相。今天,拼圖大致完整(也許大家認知不同,有所取捨,但是我不在現場,無由判斷出入多少)。

事實的發展是,慈濟曾在上週拜訪練董(內容可能是請託、解釋),練董建議慈濟要對外界的批評和質疑進行說明和改革,慈濟同意並告知下週要舉行記者會。練董告訴我他的立場是應該協助濟改革、而非摧毀她。當天,他打電話給總編輯,認為應給慈濟空間,等記者會開完再視其內容而定,這幾天就不要再做了。這個指令透過不同管道傳達了三天,顯然在溝通上出了問題,這三天都還是評論慈濟,但主持人最後的認知卻是「封口令」。所謂的施壓與封口,不管各自的認知角度或尺度如何,事實即是如此。在與文正聊天中,我認為整個過程有點「擦槍走火」,他沒有反對。

彭文正的個性,也許很多人比我更了解,他對理念的堅持及不做絲毫妥協的態度,很令人欽佩,他告訴我,最後一集錄影結束時,胡忠信勸他不要輕易放棄可以發揮理想的舞台,他答以:經過歲月的淘煉,稜角一直沒被磨圓,這是缺點,換個角度也許也是優點,請胡包容他這一點。以這種個性,當我知道事態發展至此,其實已難挽回。當記者問我是否挽留時,確實很難啓囗

前天與文正相約喝茶聊天,我表達兩點我的立場,一是感謝他不惜代價、用生命投入這個節目(待遇很少,外界傳言有誤);另是在當前媒體環境下,難得有這麼個狹小空間能發揮理想,結果中斷了,實在感到遺憾。

我寫這篇,不代表公司,也沒有價值評論,就算是初步回應臉友的關切,目前的感想就是難過、不捨、遺憾,其他的以後再說。
[5] 陳守國, 臉書, 2015-03-19 15:21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655270997952631&id=100004092113428
如果這個世界只有正義與邪惡,是非黑白是那麼清楚,那麼我們的選擇就簡單多了。但事實顯然不盡然如此,白天仍有烏雲蔽日,夜晚也有星月爭輝,對於光明的堅持就必須在認知上有相對的量尺刻度。

昨天我寫了一篇還原正晶限時批風波的臉書,引起網友不同的議論,連公司內部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我的原則是,在目前的環境下,媒體檢驗公眾事務,也應該接受檢驗,透明與誠實是必要的。

除了把個人好惡當成信仰的人,我認為大家集中討論的焦點:關施壓與干預指示,容有討論的空間。

在我從事新聞工作卅四年的歲月中,關與施壓從來沒有間斷過,如果你曾經在媒體工作過,應知我所言不虛。問題在於專業良知的這把尺如何衡量,及如何應對。以慈濟風暴為例,不可避免地會有來自各個管道的關,至於施壓,倒是言過其實,因為我沒有感受到人身及利害的威脅,來的人若是熟識的朋友,我會誠心勸他們要徹底改革,不太熟的就哈拉兩句;講得有道理的,我會轉給新聞部參考,提醒他們務必查證平衡;沒道理的就當耳邊風,只不過我不是會馬上去洗耳朵的聖人。我相信慈濟高層去看練台生董事長的狀況應也類似。而且依其個性,更不可能接受施壓。昨天他告訴我一個小故事:有某爭議性極高的財團,去年因為一則報導斷了我們所有的廣告,最近主動要求修好,還捧著數千萬的預算,被他拒絕。他告訴業務主管,一年來沒這筆錢我們也活過來,收了錢反而礙手礙腳。利誘都難,更不必提威嚇了。

至於干預,先結果。練董上週五交代暫緩批判慈濟,俟其下週一記者會內容再議,但從當天到今天,大家都可以去查看看,49與50台的新聞和談話節目是否對濟有中斷過檢視和評論?

回過頭再說言論自主。談話性節目依主持人的時間、議題的掌握能力,內容的主導權從主持人到製作人間移動不定,正晶限時批除了早期極短時間,幾乎完全由主持人主導,也擁有幾乎完全的言論自由。但是呈現的內容是否都無可討論之處?當然不是!自我檢討修正是重要的機制,外部的意見有時候更能打破內部循環激盪的情緒漩渦,觀眾意見是來源,管理層的看法也是一端。當節目出現指慈濟是邪教時,慈濟有其價值,應該改革而非摧毀的聲音難道不能進入?當節目連續就同一議題批判17天,是否還有其他更具價值的議題?是否在其首次記者會後,視其內容再決定檢視角度,不能成為節目內容的考慮選項?

經營階層的建議、影響、干預,不是一個對的詞,在當前的媒體環境下,專業的堅持與理性的討論溝通,應該是一個可以撐開的空間。很可惜,文正片面認定施壓干預,而忽略了討論溝通的可能性,也許快意,我卻覺得遺憾。
[6] 彭文正, 臉書, 2015-03-19 19:24
     https://www.facebook.com/pengwengjengdennis/posts/1571599176422996
謝謝練董,但是、、、

壹電視總經理陳守國在臉書上的個人意見,是至今在媒體上發表過最接近「正晶限時批」被封口事實的一篇文章,相似度高達92%(不是9.2%),至於那8%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

我必須感謝練董,讓好一陣子對公共事務失望,差點隱居到保護區成為上文下正的我,有一個舞台。在這之前,我是一個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趕才藝班、倒垃圾、和印傭一起做家事,學得一口標準印尼話的回收大叔。

我必須感謝練董,在我主持「正晶限時批」的225天當中的前222天,我左酸右損,不知得罪了多少權貴,練董還真有種,一句關都沒有,或許是在節目中聽到我「不關講一遍,關講三遍」;只可惜這一切的一切,在最後三天變了調。而這次的封口令,著實讓我領受到慈濟的「念力」有多強。

我必須感謝練董,台灣的媒體老闆只剩三種:(1)親中消音派(2)黨徽消音派(3)鈔票消音派。他只符合第三種,這已經好過其他95%的老闆了,其他大多是三種都有;但即便屬於第三種,他在慈濟事件之前也不曾干預過言論尺度。

但是,但是,我必須,現在媒體的老闆,大都缺乏人文素養和信念,少有例外。每一個員工,就算李白來上班,都只是個隨時可以取代的棋子。以這次的封口令為例,中國時報的創辦人余紀忠是個為黨國服務了一輩子的報老闆,但他要壓重大新聞抽稿子,會不惜追到記者家中,苦口婆心的說服你;而這次的封口令,卻是練董叫甲告訴乙轉給丙,在錄影帶前十分鐘傳到我耳,是「慈濟一個字也不能再提」,我聽了,到攝影棚的角落,落下了眼

我承認,我的閃辭「正晶限時批」,重甩了練董一個巴掌,重創了壹電視的形象,不太厚道。其實,就台灣目前電視圈的生態,壹電視算是模範生了;打了模範生一個耳光,或許下手過重了,但是也許可以讓其他劣等生意識到,粗暴地壓制新聞自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彭文正跳出來。欠練董個人的一份情,終有一天會找機會像馮諼回報孟嘗君一樣加倍奉還。

我還想發聲,因為不公不義的事還沒完沒了,離開壹電視算不算違約?練董會不會告我?教育部會不會秋後?我想不了那麼多,封口到滅口之間的時間可能在彈指之間,我只想在天黑以前趕快點燃蠟燭。

但是我再踏入媒體發聲,我會第一個問:老闆是誰?怕不怕死?有沒有在中國投資?
看來恐怕我得開一個新節目,叫「正晶吃自己,自己吃正晶」。
[7] 陳守國, 臉書, 2015-04-06 18:08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666272196852511&id=100004092113428
台灣實在不缺乏想像力豐富的人,對一些事總是想成內幕重重、暗盤算計、懸疑衝突…。就以彭文正與李晶玉重返主持正晶限時批來說,廿多天來,溝通過程雖然冗長,但本質極為單純。

我不了解他們夫婦的心境轉折,但壹電視自始至終的態度非常明確:事件的發生出於溝通不良,非干預打壓;事發之後公司完全尊重他們的意願,若堅持離去,不會有合約追究問題、過去司法問題(如果有的話)一起面對、壹電視不會坐視有關方面對其不公不義的秋後算賬追殺行為發生,至於彭文正的兼職問題,他並非壹電視員工,應由相關單位依法合理認定;若他們願意回來,壹電視至表歡迎。

溝通的基調就是這樣,無論總編輯、我或練董,無什麼條件交換、摸頭、言論尺度…的問題。

記得事件發生的翌日,我以私人身分約文正茶敘,有記者問我是不是去慰留?我答以:依其個性,談慰留太不切實際,我只是表達對他們這兩百多天用生命做節目的感謝;以及對他們若選擇離開的遺憾。當時我,在當前的媒體環境中,沒有中國因素、能夠超越藍綠的空間已經不大,我還選擇留在這個行業,是因為珍惜這一點空間,也許還能夠為台灣做點事,不管這個空間能持續多久。經過十多天,他們離開的態度還沒動,到了上周才有些轉折。我不知道我所的,是不是他們最後選擇的考量重點。

此時,正晶限時批應已錄完,我若猜得沒錯,文正大概會用冷笑話,回應外界對他們回來的揣測與質疑;那我就藉這篇很誠實地把過程還原。

最後我必須強調,如果文正改變風格,那就不再是彭文正,也不再符合壹電視的調性。歡迎大家檢驗!
[8 ]no4, [爆卦] 正晶限時批 - 正晶強勢回歸!!, PTT, 2015-04-06 19:53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28321224.A.762.html
     http://disp.cc/b/163-8Btq

[9] 【更新】彭文正李晶玉回鍋 照批慈濟, 蘋果日報/記者蔡維歆、陳嘉婉, 2015-04-06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406/587505/
     http://rtnvideo1.appledaily.com.tw/encoded-55976610807808/media/213028266188800/600000-640x360.mp4
(更新:新增陳守國臉書)

彭文正和李晶玉之前因質移慈濟打壓,閃辭壹電視《正晶限時批》,今回鍋錄影,兩人照聊慈濟內湖開發區爭議風波。

對回鍋被質移自打嘴巴,彭文正錄影前受訪表示:「我只把節目作好,不會在乎外界觀感。」表示和高層已達成共識,會繼續為節目努力。李晶玉今天也在臉書寫:「Fighting!其他的就不用多說了......」

《正晶》的臉書專頁傍晚公佈了今天節目討論清單,第一條赫然就是:「獨家揭露慈濟內湖獵地真相,13年買下27筆保護區土地?」正晶回鍋繼續與慈濟鬥法,網友點讚叫好「正直善良都回來惹」、「哥今天要看電視不出門了」、「監督力量和善心一樣不能有停止的一天!」。

對於他倆重返主持《正晶限時批》,遭受質疑炒作。壹電視老總陳守國表示,他20多天來的溝通,本質極為單純,事發隔天他以私人身分約彭文正茶敘,他認為「依其個性,談慰留不實際」,只表達出多天他們為節目貢獻的謝意,及若選擇離開的遺憾。

陳守國當時對他們說道,在當前媒體環境中,沒有中國因素,能夠超越藍綠的空間已經不大,「我還選擇留在這個行業,是因為珍惜這一點空間,也許能夠為台灣做點事」。10多天過去,彭文正夫婦未曾動搖,至上周才出現轉折,不曉是否因這席話才逆轉現況。他說,彭文正也許會以冷笑還回應外界的揣測與質疑,但他想藉此文章誠實地還原過程,肯定地說:「如果文正改變風格,那就不再是文正,也不再符合壹電視的調性,歡迎大家檢驗。」

陳守國也表示,「若(他們)堅持離去,不會有合約追究問題、過去司法問題(如果有的話)一起面對、壹電視不會坐視有關方面對其不公不義的『秋後算賬』或『追殺』行為發生」。至於彭文正兼職問題,陳守國說:「他並非壹電視員工,應交由相關單位依法合理認定;若他們願意回來,壹電視至表歡迎。」(蔡維歆、陳嘉婉/台北報導)

出版時間:18:16
更新時間:19:55
[10] 正晶「馬革裹屍」21天還魂開錄 挨批為錢「不在乎」, 蘋果日報/記者蔡維歆, 2015-04-07
     http://ent.appledaily.com.tw/enews/article/entertainment/20150407/36479541/
彭文正和李晶玉上月因質疑慈濟施壓,激憤閃辭壹電視《正晶限時批》主持,還表示要為正義「戰到馬革裹屍」,時隔21天,夫妻倆昨卻正式回鍋錄影,雖照批慈濟,有網友酸「說到底都為了錢」,彭文正對此回稱:「不在乎」。昨傳2人回壹電視求和時,曾答應公開道歉說明,卻沒照做,前晚董事長練台生一度震怒,彭文正昨表示:「真的嗎?可見練董沒施壓也沒干預,我們沒談條件。」

當初彭文正不滿節目被干預而閃辭,並批壹電視老闆「鈔票消音」,他曾自嘲還有誰敢請他,更義正詞嚴要為不公不義戰到「馬革裹屍」等話言猶在耳,夫妻倆昨下午已進棚錄影,回鍋主因令外界好奇,但他笑而不答;對外界批他為錢再主持,他竟然回說:「我不在乎外界觀感,只在乎外界觀賞。」若再遇到施壓問題?他也表示不會擔心,態度雲淡風輕。

問他和壹電視高層是否誤會冰釋?他自傲說:「每個媒體記者都應自詡為高層,自己就是高層。」節目尺度會收斂嗎?他表示:「這個攝影棚找不到任何一把尺。」節目仍舊討論慈濟內湖開發區爭議,但除了來賓周玉蔻等人,現場只有導播和攝影師,不見其他節目工作人員,氣氛詭異。

壹電視交代不清

據悉正晶當初求和時,練董曾開條件要求2人先對外說清楚再來談,不料他們在連續假期間就進棚錄影,讓練董很不高興。負責協調的壹電視總經理陳守國昨解釋:「練董從頭到尾都知情。我們就是欣賞他們的主持風格,才歡迎他們回來。」

稍晚陳守國在臉書發文:「記得事件發生的翌日,我以私人身分約文正茶敘…經過十多天,他們離開的態度還沒動搖,到了上周才有些轉折…絕無什麼條件交換、摸頭、言論尺度…的問題。」雖然強調是還原過程,但仍交代不清,沒有公布真相。

對彭文正曾指練台生是「鈔票消音」老闆,是否該道歉?陳守國說:「他當初是指台灣媒體老闆剩3種,有親中消音派、黨徽消音派和鈔票消音派,練董算是比較好的第3種,練董不會在意。」對外界批壹電視沒Guts,又找2人主持,陳守國表示不會介意。是否因收視率才讓2人回鍋?陳守國認為:「收視率不是首要,是他們敢說真話跟壹電視很合。」

扯法條迴避兼差

彭文正身為台大新研所教授,當初閃辭主持也引發兼職爭議,昨他進棚梳化到錄影,約2個半小時,和李晶玉主持1集酬勞共3萬元,對於兼差他回應:「銓敘部跟教育部目前都找不到法令規範,制定法律後再來討論。」

有網友昨為2人加油,也有人酸「說到底不就是為了錢,別講這麼好聽……」評價兩極。節目討論慈濟案與美軍F-18迫降台南,網友則說「慈濟過時,阿帕契正熱」,批未跟上新聞熱潮。
[11] 比丘尼聽這句話鼓掌叫好 慈濟駁:損師父威儀, 蘋果日報, 2015-05-15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50515/610635/
慈濟日前因內湖開發案喧騰一時,暫告一段落之際,傳出找7位名人救援,有媒體披露該會議內幕;慈濟今天發出聲明反駁。

昨天出刊的1435期《商業周刊》報導,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比原訂提前在4月6日與慈濟精神領袖的釋證嚴見面;是慈濟1966年創立以來,最重大組織變革起點。同月12日,施振榮出面邀集公視董事長邵玉銘、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台大前校長陳維昭、文建會前主委陳郁秀、碩董事長童子賢、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等知名人士為外部會員,及慈濟基金會高層王端正等人共11人組成「慈濟變革諮詢委員會」,推舉施振榮為召集人。

首次會議上,慈濟先播簡介影片,傳會中有委員炮轟,「很像軍隊莒光日教學!」要做變革檢討,就不要一直在講自己的光榮歷史,比丘尼當場鼓掌叫好,證嚴弟弟王端正臉色鐵青。

慈濟今發聲明,證實「邀請社會賢達參與指導」,但反駁影片非「類『莒光日』之宣傳」,當天氣氛平和溫馨,沒有「炮火」也無任何人「臉色鐵青」,更無「鼓掌叫好」情事,因精舍師父戒律嚴整,言行端謹,該報導嚴重損害精舍師父的形象與威儀。

慈濟強調,該刊稱「證嚴的胞弟」是「實為不知佛教禮儀者之描述」,因證嚴出家50年,「辭親割愛,早已捨離世俗親眷關係」,王端正也同執弟子之禮。(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4-12-07

扁案與彭文正風格

今天看了這個。彭文正說:「… 我相信憲法 11 條,人民有知的權利… 」[1]。

身為媒體人,我想他基於這樣的信念,也勇於在《正晶限時批》形塑一個不同風格的政論節目。最近他不只不畏懼碰觸「陳水扁」這個議題,而且也以一種很新穎的風格,讓來賓「高調地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同時也不畏於表達自己的理念。我想這也是實現「觀眾知的權利」的一種方式。

以下的影片直接跳到扁案大車拚,只是為了契合以上的主題。

12062014 正晶限時批 中油台電爽翻 全民火大! 新財經內閣 到底行不行?
馬王正爭 吳敦義能解? 正副議長超好賺 黑金大本營? 未上任就惹議 柯P執政路難行?
釋放陳水扁? 年底能成真?
主持人:彭文正
來賓:汪潔民、楊實秋、陳立宏、周玉蔻、紀國棟、蔡玉真
TheSunflowerMovement, 2014-12-0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xrwUXVbuNs&t=1h18m10s

後記 2014-12-08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扁案」兩個字,這個影片就點不下去了。因為,我今天在捷運車廂裡想了很久,連我自己都不想去碰它。但是我還是把它看完了,主要是受了彭文正的「感召」。主要還是覺得,彭文正心裡面想的大概也並不是收視率吧。

我說,你會點不下去,可能還有一個理由,因為這個影片接近尾聲的地方,有一個媒體史上最教人難以忍受的「四重唱」── 女高音:周玉蔻、女中音:蔡玉真、男高音:汪潔民,再加上一個男中音:彭文正。其他來賓在這一幕上演之前就離席了。這個「四重唱」,沒有和聲,不講對位,而是把台灣當代最醜陋的傷口,原原本本地端出來放在你眼前。


這豈不是「在傷口上灑鹽」嗎?講到這裡,還是先不要去點那個影片,還是先靜下來,來回踱幾步,仔細地想想,「哪個傷口不需要灑鹽(消毒)」?這個道理應該足夠淺顯,應該是很難反駁的,但是要到什麼時候,台灣人才真的準備好去接受呢?

「誰在跟你談傷口?!我們要的是大是大非!」這是一個關鍵性的好問題。我曾經在部落格意興闌珊地寫了一篇〈「大是大非」跟「法治」是對立的概念〉。當時,真的提不起勁去進一步說明,自己為什麼認為這是兩個對立的概念,一方面也是擔心侮辱到別人,因為我們一直自謂是個「法治社會」,怎麼會不懂得「法治」呢?但是到了今天,我必須甘冒不諱,把自己的觀察寫下來:
台灣,還是個半調子的法治社會。
原因當然有許多,但是我最重視的一個,就是,台灣並未經歷過由叢林邁向法治的過程。「法」,對於大多數的台灣人而言,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並未參與過由需求到成形的漫漫長路。所以,也難怪不容易警覺到「法治」,原來是用來對抗叢林裡每一個個別存在所堅持的「大是大非」的。換句話說,「法治」就是叢林裡許許多多相互重疊、矛盾、扞格的「大是大非」的解答。「解答」是什麼意思?就是說,讓我們在叢林裡坐下來,泡杯好茶,好好地協商一番,大家同意放棄「自己的大是大非」,決議出一個「共同的大是大非」,然後把它寫下來,每個人簽個字,這個東西就叫做「法」,也是人類從古羅馬時代集大成,一直發展到千年後的現代,得來不易的「文明」。我不敢再講下去…

「大是大非」這個概念在儒教的影響下,膨脹到難以收拾的地步,幾乎已經面臨破滅的臨界點。這個狀態,在我的眼中,也是當代台灣社會重要特徵之一。

後記 2014-12-10

提起「是非」,我還要點名鄭村棋來罵一罵 [3]。他針對扁案,還在講「是非」,還不知道扁案已經完全失去「論是非」的基礎。

這個案子到今天、甚至從頭到尾,都是政治,最後也只能夠政治解決。因為程序上的瑕疵,早就把這個案子搞砸了。還搞不清楚這一點的,就沒有資格在檯面上在那邊「各打五十大板」。還搞不清楚在一個自稱是法治社會的地方,一旦程序上失去了正當性,就完全沒有「是非」可言了。

還有謝震武!身為律師,對這麼重大的、這麼基本的法理問題,完全沒有勇氣提出自己的見解,我都要懷疑他到底懂不懂什麼叫「法」、什麼叫「法治」、什麼叫「正當程序」!

所以我才說,這種事情實在輪不到我來評論,我還是個電機背景的,但是我不得不必須呼籲大家,清醒一點!
在一個所謂的法治社會,「是非」,目前所知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法」,以及司法的「正當程序」。扁案早就搞砸了!早就沒有了「是非」!除非一切從頭再來!我看還是趕快把這個國家交給下一代,讓他們來告訴大家什麼叫「是非」!!!
後記 2014-12-17

今天在名嘴語錄 [b] 裡加了一條,就把它抄過來放在這裡。
2014-11-06 新聞面對面, 谷懷萱 謝震武, 紀國棟 李新 陳敏鳳 莊瑞雄 林筱淇 鄭村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SpfhKvgQY0&t=1540s
(編按:這是柯文哲、連勝文市長選戰前,關於竊聽事件的爭議。林筱淇真是一針見血,而且鄭村棋血流不止。鄭村棋屢屢自稱「左派」,卻不知道要往哪裡去,也堪稱 bumbler。「左派」要是像他那樣沒有步驟、不分遠近,亂打一通,終將一事無成。)
鄭村棋: (...)
林筱淇: 我覺得喔,對於鄭老師來說,可能各打五十大板是最容易做的做法...
鄭村棋: 不是,我打你們都重一點... 我告訴你...
林筱淇: 可是對我們來說...
鄭村棋: 我不是各打... 我認為你們應該打重一點...
林筱淇: 對我們...
鄭村棋: 我才不是各打五十大板!
謝震武: 柯P是受害者,然後你還打他打得比較重...
鄭村棋: 當然啊...
林筱淇: 好,對我們來說,我們今天已經強調過,非常重要的幾點,我們的聲明就是說, (...)

Relates Articles

[a] 2013-09-20 「大是大非」跟「法治」是對立的概念
     http://kolmogolovi.blogspot.tw/2013/09/due-process-of-law.html

[b] 2014-11-06 名嘴語錄之鄭村棋
     http://kolmogolovi.blogspot.com/2012/06/blog-post.html#20141106

[c] 2015-04-08 溫馨的負擔:正晶復播
     http://kolmogolovi.blogspot.com/2015/04/die-suesse-Last.html

[d] 2015-04-21 馬郝 5 BOT 權利金 不到扁一案的 1/3
     http://kolmogolovi.blogspot.com/2015/04/ma-hau-and-chen-shui-bian.html

External Links

[1] 【台灣新聞】檢評會委員 彭文正不再續聘,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NTDAPTV, 2013-12-1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PVaeq7gJ8Q

【台灣新聞】檢評會委員 彭文正不再續聘【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12月16日訊】關說疑雲,引爆特偵組濫權監?聽,檢察官評鑑委員會歷經多次會議,14日決議,將檢察總長黃世銘移送監察院彈劾,並?建議撤職,沒料到,特偵組隨即發聲明痛批檢評會「客觀公正立場完全淪喪」,並影射其中?一位檢評委員彭文正洩密,11位檢評委員,將在1月6日任期屆滿,結果彭文正未被列入?第二屆的委員遴選名單,是唯一4位民間檢評委員中,確定不獲續聘連任的人。

踏著沉重步伐,表情略顯落寞,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同時也是檢察官評鑑委員之一的彭文?正,確定不在下一任檢評委員遴選名單內。

檢評會委員 彭文正:「這個工作非常辛苦,實質上來講,我是如釋重負,但是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因為?司法改革的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覺得我們這一屆的檢評會委員,會在歷史上留下?一個美好的見證,因為美好的仗,我們已經打過。」

9月政爭,引爆特偵組濫權監聽,檢評會多次召開評鑑會議,14日做出決議,檢察總長黃?世銘送監院核處建議撤職,高檢署長陳守煌與檢察官林秀濤涉及關說,遭檢評會建議人事審?議部警告,特偵組痛批檢評會「喪失公正客觀立場」,矛頭也指向每次評鑑結束後,負責對?外發言的委員彭文正。

檢評會委員 彭文正(2013.11.10):「我相信真理越辯越明,謊話越說會越多的破綻。」

多次發言,惹得特偵組不滿,法務部高層也頗有微詞,第一屆檢評會於101年1月6日成?立,每屆任期兩年,委員得連任一次,就在任期屆滿前,彭文正是唯一民間委員沒有被列入?續聘名單。

檢評會委員 彭文正:「是不是秋後算帳,我覺得這應該要問法務部,其實沒有算帳的理由,因為我覺得?他是"秋後送禮",因為,讓我們能夠很輕鬆的回到校園(教書)。?」

檢評會的11位委員組成,法官、檢察官、律師共7人,是司法院和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推?薦,另外還有4位民間學者或公正人士,則由法務部和司法院推派,其中 4名民間委員,台大法律教授詹森林、台大法學院長蔡明誠,和高大法學院長張麗卿都入選?下一屆,就台大新聞教授彭文正被「封殺出局」。

法務部長 羅瑩雪:「彭文正去年好像是司法院推薦的,今年沒有人推薦他,所以我們無從聘請他。」

檢評會委員 彭文正:「一個通風有陽光的地方,就不會有發霉的東西,所以我是一個媒體人,我相信憲?法11條,人民有知的權利。」

律師 黃帝穎:「不符合你意見的,能夠表達公正客觀的委員刪除掉,如果有這樣的政治力介入,?那代表說《法官法》設置檢評會,或者是法官評鑑這樣的制度,是蕩然無存的,它的目的,?立法目的是蕩然無存的,這會影響人民對於檢察官評鑑,未來檢察官評鑑的公信力。」

9月政爭後續引發的爭議,持續發燒。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NTDAPTV) http://ap.ntdtv.com/
[2]sexyrickysky, Re: [爆卦] 楊實秋在正晶, PTT, 2014-12-06
     http://www.ptt.cc/bbs/Gossiping/M.1417876256.A.3D8.html
     http://disp.cc/b/163-8ksr

[3] 年代新聞面對面, TheSunflowerMovement, 2014-12-10
     主持人:谷懷萱、謝震武
     來賓:蔡煌瑯、鄭村棋、鍾年晃、孫大千、周玉蔻、張斯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WjLWCMPGgU


[4] 12102014 正晶限時批 呂秀蓮專訪, TheSunflowerMovement, 2014-12-10
     主持人:彭文正
     來賓:呂秀蓮、汪潔民、鍾年晃、陳東豪、蔡玉真、劉文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thytBANaQk


[5] (TODO: 正限限時批 2016-06-04)

[6] 06062016 正晶限時批, TheSunflowerMovement, 2016-06-0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2x3gTo8jsE


[7] 雪中送炭!彭文正出席扁餐會:比主持國宴更驕傲, 民報記者林冠妙, 2016-06-05
     http://www.peoplenews.tw/news/806cf966-2932-45cf-8c8d-077eefed1619
統陳水扁4日搭高鐵赴台北參加凱達格蘭基金會11周年餐會,2千多名支持擠爆會場,名政論節目主持人彭文正致詞時,略帶激動表示「我比主持國宴更驕傲,因為國宴是錦上添花,餐會則是雪中送炭」,現場響起熱烈掌聲,大聲叫好。

凱達格蘭基金會昨晚在典華飯店舉行感恩餐會,原計席開140桌,結果大爆桌到200桌,2千多名支持者到場為陳前總統送暖、加油。

彭文正致詞時表示,此刻站在這裡,比二個星期前主持國宴,更加的驕傲,現場立刻響起掌聲、歡呼聲及口哨聲,他說,二星期前的場合是錦上添花,現在是雪中送炭,今天到場者,很可能會被點名做記號,但是他看到一片黑壓壓的朋友,看不到名,看不姓,但是他相信,台灣未來在重要關鍵的時刻,大家會一起攜手努力,現場又是一片叫好聲。

彭文正指出,一個月前,他接到一位法官來電約他見面,在辦公室見面時,原以為這位法官是要跟他說,他在節目中的發言說錯了,結果,這位是在國務機要費案判陳水扁無罪的法官,這位法官說,五年內,他在法院受盡各種冷言冷語,以及有形、無形的迫害,他強調「我今天在這說的每句話,我都負責」。

這位法官說,剛接到這案子時,也覺得阿扁在國務機要費案中一定有事,他和好幾位助理,一張一張發票的對,有法官說,「一定要對到阿扁有貪污才罷手」,,但一直對到最後一張發票,他發現,支出比收入還要多,這樣要怎樣貪污?

彭文正說,後來有位判陳水扁重罪的法官跟這名法官說「學長,我當年沒有你的勇氣」,這位法官說著說著,眼淚掉了下來,他遞上衛生紙,這名法官擦完眼淚,把一份判決書中整理的精華,用筆一條一條寫下來,他經過法官同意,今天在這裡,告訴大家這個一直放在心中的祕密。